桂枝汤加减治产后发热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嗣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均有论述,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对本病治则提出“不妄投发散”,“不可过于滋腻”,桂枝汤组方药物平和因而可用于对本病的治疗。

【病案举例】

1.季某,28岁,农民。1993年11月6日初诊。低热10天,伴自汗出,恶风,头痛体疼,腹微痛患者产后第20天外出受风寒,遂出现上症,曾经中西药治疗,效不显,饮食、二便可,脉浮缓,苔薄白。中医辨证为外邪侵袭,营卫失和。治当疏风解表,调和营卫。处方:桂枝、白芍、生姜、羌活各9g,大枣3枚,白芷、当归、川芎、炙甘草各6g3剂热退,余症除。

2.王某,32岁,农民。1996年10月3日初诊。患者40天前产一男婴,产时失血过多,感头昏、体倦。半月来恶风寒,午后低热,动则汗出,汗后恶风甚。值天明时分热退,热退时大汗淋漓,头昏沉,心慌,疲乏,面色无华,大便不畅,脉浮弱,舌淡苔白。辨证属阴血亏虚,营卫失调。以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滋阴养血,调和营卫。处方:桂枝、当归、炙甘草各6g,白芍12g,生姜3g,大枣3枚,黄芪30g服药4剂,体温降至正常,余症显着减轻。继以八珍汤加减,旬日以善后。

按语:产后低热是由于产后血气虚损,或产后抵抗力差,卫外不固而致。上两案患者皆有发热、自汗出、恶风的桂枝汤证。

案一是由于产后感寒,卫强营弱之证,故以桂枝汤加羌、芷以加强疏风解表,佐少量当归以益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案二主要是由于产后失血伤阴,营弱导致营卫失调,以桂枝汤增减芍、桂、姜量,加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以治营弱。两案共同达到了调和营卫的目的,故效如桴鼓。

3.褚某,26岁。1997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质较差,此次正常分娩3天后,出现未明原因低热,体温37.6℃左右,形寒怕风,浑身无力,伴四肢酸痛,少汗,恶露量少色淡不臭,纳食不香,睡眠不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曾用抗生素治疗未效。中医诊断:产后低热。因产后元气损伤未复,气血多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导致营卫不和。治宜益气和营,解肌祛邪。处方:桂枝6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黄芪、党参各10g,炙甘草3g,山药15g,茯苓12g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低热,怕风已除,仍觉神疲乏力,纳食不香,舌淡苔薄白,脉细。此乃气血虚弱之故,以八珍汤善后,而获痊愈。

4.杨某,28岁,教师。1988年4月6日初诊。患者产后半月,6天前因起居不慎致发热畏寒,口干喜热饮,遂到医院就,,,,

诊、予青霉素静滴3天,并配合中药生化汤治之,至今仍低热不退,邀余诊治。症见面色苍白,倦卧神疲,恶风汗出,畏寒覆被,头晕,口淡纳差,舌胖,苔薄白,脉细数无力。四诊合参,诊为产后发热。妇人产后以气为贵,以血为本。卫行脉外,营行脉中,卫乃阳气所生,营乃阴血所化,故产后出血或临产用力均易导致耗血伤气,加之有复感外邪之因故见卫气不与营气和谐的病证。治疗上正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篇》中指出:“产后风续数十日不解…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处方:川桂枝、炒白芍、青蒿、银柴胡、益母草各10g,炒当归、生黄芪、炙黄芪、炒党参各15g,炮姜、甘草、大枣各6g.水煎服,连服2剂,于第3日热退身安。为巩固疗效,又服十全大补汤2剂而告痊愈。

5.王某,27岁。1990年7月初诊。发热,汗出恶风,肢体酸楚半月。细询得知,临产为深夜,次日出现上述诸症,汗出日数更衣,虽值夏日仍需加衣盖被。先投银花、连翘之属,无效则更用参附之品,西医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但病仍未愈。临证时见神倦懒言,嗜睡,面色少华,自诉畏风,身沉重。查体温37.3℃,头额及身汗湿透内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本例产后营血受损,感受风寒,病初即为桂枝汤证,但医者误用辛凉之品伤气,不效更用温热之品伤阴,营损气伤,但自汗仍在,以桂枝汤加味调和营卫,益气解表。处方:桂枝10g,白芍20g,白参10g,生姜10g,红枣20g,薏苡仁20g,佩兰10g,当归10g,炙甘草10g。先投2剂,诸症明显减轻;再进2剂,诸症消失,唯体虚弱,嘱食养之。

2.     张某,25岁,已婚。1991年2月15日初诊。1月前,因产后外受风寒,初感头痛,鼻塞发热(3℃~40℃),心烦,经阿司匹林、青霉素、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药后热暂退,次日复热,后又经中药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生化汤、羚羊角散等治疗,均药后热稍退,隔日热又复常。现发热(38.8℃),面红耳赤心烦,汗出恶寒,不思饮食,恶露未尽,质地清稀而色淡红,精神倦怠,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数。此例患者系产后阴血骤虚,阳易浮散,卫气亏虚,易感外邪而出现恶寒发热,汗出而热不解,邪居太阳之表,前医或以风热,或用峻汗,或以血虚,或以血瘀,或以血虚动风等,均辨证失当而不能应效。实系产后血虚为其本,外感风寒为其标,血虚则营弱,其人素体尚壮实,营弱卫强,汗不得法,徒虚其表,故汗出而热不解,故予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解肌祛风。处方:桂枝、炒赤芍、炒白芍、黄芩、大枣、生姜各15g,生甘草6g。嘱药后啜热稀粥汤1盅,覆被微汗,切勿过汗为要,汗出即以干毛巾擦之。3剂后,汗出热退,食欲增加,诸症悉平。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