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制附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汗证无论外感及内伤疾病都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内伤病中往往成为患者的主诉症状。是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局部汗、黄汗等,其中自汗:即无时无故減然汗出者。盗汗:睡而汗出,醒来乃止者。局部汗:身体的某一部位出汗而其他部位无汗。黄汗:汗出黄色,染衣。可见于植物神经紊乱、结核病、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临床当分虚实,辨其寒热,多分型为肺胃失调型、阴虚火旺型、阳气虚微型、湿热蕴蒸型、正邪交争型等。
(1)根据《新中医》,1985,(2):13,陈淦芳报道: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汗证证属阳虚营卫不和型。7剂汗止。处方:桂枝10克,附子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
(2)根据《新疆中医药》,1990,(4):61,杨福盛报道: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五更汗证属阳气虚衰、营卫不和型1例。处方:制附子15克,桂枝9克,当归30克,白芍12克,炙黄芪12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大枣8枚。3剂药后汗出身冷已减七八。上方加党参15克,生龙骨18克,茯苓20克,5剂汗止身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