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治胃脘痛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胃脘痛是指主要部位在上腹剑突下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那么胃脘痛如何治疗?下面,让小编为大家详解一下!

【原方配方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附子3克。

【用法】前3味以滚开水浸渍30分钟,绞之去渣,附子单煎去汁,对之温服。

胃脘痛是指主要部位在上腹剑突下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原因有感受外邪,邪犯胃腑;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横逆犯胃;劳倦过度,损伤中阳,胃失温煦等,均可导致胃脘痛。胃脘痛因诱因不同而有不同的伴随症状,如偏寒者疼痛突然发作,喜暖,口不渴;偏热者嗳腐吞酸,口渴喜冷饮;肝郁者痛连胸胁,嗳气频作,每因情志波动而发作。

胃脘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气升降功能失调,气机不通,不通则痛。其辨证分型为:寒邪犯胃型、肝郁气滞型、饮食停滞

型、脾胃虚寒型等。

根据《北京中医》,1986,(6):38,李祥舒报道: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胃脘痛证属寒热错杂型21例,其中,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处方: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10克,熟附子6克。加减:两胁串痛者,加柴胡、炒枳壳;呕恶不食者,加佛手、白豆蔻仁;乏力气短者,加炒山药、炙黄芪。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