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功触与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外用药效】浙贝母有抑菌作用;浙贝乙素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成熟细胞作用。
【现代临床外用】
1.咳嗽浙贝母5.克,鲜竹沥1支。将浙贝母研为细末,用竹沥汁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每天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清热宣肺,适用于痰热咳嗽。
2.冻疮取浙贝母、冰片各研成粉末,按9:1比例混合均匀,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消毒纱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一般2~4次可愈。
3.腮腺炎吴茱萸12克,浙贝母、生大黄各10克,胆南星3克,共研细末。将药末用醋调匀敷足心,左侧患病敷右足心,右侧患病敷左足心,双侧患病左右均敷。每天换药1次。
【古代临床外用】《杨春涯经验方》载本药外用治对口,象贝母研末敷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