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别名】包公藤、麻辣子、丹月藤、南藤
【基原】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 ci 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sch mict ii Craib的藤茎。
【产地】主产于广东等地。
【炮制研究】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生用。
【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3~6g。用作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副作用】包公藤甲素苯甲酸盐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为(8.85±1.2)mg/kg;丁公藤乙素制成的注射液,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00mg/kg;中毒时主要出现强烈的拟胆碱样作用,急性中毒动物组织病理解剖可见内脏器官瘀血;亚急性给药实验提示有一定的蓄积毒性。滴眼实验未见明显毒性。
【副作用症状】主要症状有汗出不止,唾液分泌增加,气喘,腹痛,腹泻,四肢麻木,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副作用预防】注意控制剂量。
【救治】

1.及时导泻、洗胃。
2.服用甘草蜜糖水甘草30g,蜂蜜200g,共煮成水,经常服用。
3.温水擦身,注意避风保暖,预防感冒。
4.按西医方法对症处理。
5.立即到医院抢救治疗。
【合理应用】
1.青光眼以0.025%包甲素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用于临床,降低眼压有良好效果,缩瞳作用强,副作用小。
2.风湿骨痛及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mL含原生药5g,每次2~4mL,每日1~2次,肌注。
3.肾绞痛用丁公藤注射液(每支200mg/2mL),每次2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一般注射2~5次可愈。
【配伍禁忌】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