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 ci 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schmidt ii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收, 切段或片, 晒干。生用。
【处方用名】包公藤、麻辣仔藤、斑鱼烈。
【炮制加工】切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蒸至透心,晒干。
【功效与用法用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属祛风湿药。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常用剂量: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广州市中药总厂革委会经验: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2mL,相当原生药5g),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mL,小儿酌减。(《新医药通讯》,1972年第1期)2.王建平经验:丁公藤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丁公藤中的有效成分,制成滴眼液,每次2或3滴,一天3次,防治青少年近视眼。丁公藤滴眼液为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医药导报》,2001年第11期)。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李振武经验:治疗产后风湿。产后风湿属于中医“痹”范畴,为正气不足,不能抗御外邪,风寒湿诸邪内侵,痹阻经脉关节,气血失养所致。孕产后气血亏虚明显,抗御外邪能力差,更易感受外邪而致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大法,祛风散寒除湿,补益气血。以丁公藤15g,制川乌9g,川芎10g,豨莶草、炙黄芪各30g,当归身、炒白芍、川续断、桑寄生各15g,效果显著。(《实用中医杂志》,2004年第5期)2.苏晓、夏箐经验:加减十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丁公藤、青木香、石楠藤、白毛藤、鸡矢葬各30~60g,再辨证加减。(《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第3期)。
【注意事项】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