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牡丹皮不适合什么人

养生之家导读:常用中药临证禁忌包括的中药品种较多,适合中医师参考和阅读,那么牡丹皮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牡丹皮不适合什么人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主要产于安徽、河南等地。秋季采挖。生用或酒炙用。以条粗、皮厚、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物多者为佳。

【处方用名】牡丹皮、粉丹皮、丹皮、丹皮炭。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散痈肿,清退虚热。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瘀血证,肠痈,疮疡,虚热证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故血虚有寒者禁用。

2.牡丹皮能清肝火而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但因本品有活血功效,可使经血量增多,故月经量过多者忌用。

3.《本经逢原》曰:“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4.《得配本草》曰:“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5.孕妇忌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牡丹皮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散瘀宜酒炙用。

2.牡丹皮畏菟丝子、贝母、大黄,忌胡荽、蒜。

3.对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尽可能不用牡丹皮,或换用具有类似功效的其他中药,以避免加重病情。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6~12克,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

1.牡丹皮味苦、辛,性寒,擅入血分,苦寒能清热凉血,以用于治疗热入营血;辛散而能活血散瘀,以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其气清芳,又擅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故热入营血、血热瘀滞、阴分伏热之夜热早凉等证,每多用之。清实热、泻虚火、活血散瘀宜生用,凉血止血须炒炭用。

2.牡丹皮既能清血热,又能散瘀血。功擅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故血热血瘀所致出血,热病斑疹,痛经,经闭,癥瘕积块,以及无汗骨蒸、肠痈腹痛等证,皆为常用之品。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止痛应酒炒用,止血当炒炭为宜。

3.《本草求真·卷六》说:“世人专以黄柏用于治疗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赤色象离,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据此认为,牡丹皮能泻相火,六味地黄丸中就配伍有本品,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据临床使用情况观察,还是以配伍黄柏、知母为佳。4.传统中医学认为,牡丹皮以香气浓郁者为佳,故有人认为牡丹皮所含丹皮酚、挥发油等,为牡丹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丹皮酚、挥发油都极易随水蒸气挥发而逸失。当药液沸腾之后,煎液的温度已超过100℃,煎煮的时间都在30分钟左右。随着煎液的蒸发,丹皮酚也就随水蒸气一起不断地散失掉了。待到煎煮完毕,丹皮酚也已损失殆尽,所以牡丹皮入汤剂以后下为佳。后下可缩短煎煮时间,以减少丹皮酚和挥发油的挥发。但从现在临床使用情况来看,牡丹皮多不作后下。

5.本品具有极佳的消散痈肿功效,可治疗体内肠痈病证,但现在的中药学书籍中皆不另外说牡丹皮的此种功效,而是笼统地说其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肠痈。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本品的一个独立的功效,因为张仲景的大黄牡丹皮汤中的牡丹皮既用其活血之功,但更主要的是取其消散痈肿的功效,故我们将此功效单独列出。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