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功用】酸,温。归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①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②肺虚久咳;③久泻,久痢,脱肛,便血或崩漏下血;④遗精,滑精;⑤自汗,盗汗;⑥外用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之功,用治湿疮肿毒、溃烂不敛。
【药理作用】含有棕榈酸、异丁醇、甲基丁香油酚等多种挥发性成分;山茱萸苷、马钱子苷等多种苷类;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糖类。另外还含有鞣质、没食子酸、苹果酸及维生素A。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并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升高血压。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抗菌和抗癌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酸涩而收敛。故素蕴湿热、阴虚火旺、命门火炽者不宜单味药大量内服。
2.酸涩收敛,凡外感咳嗽、湿热泻痢、实热汗出、血热妄行、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实证者均忌单味药服用。
3.能兴奋副交感神经,使胃黏膜充血。胃炎患者忌大量单味药久服。
4.能够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服用。
【不能与什么药一起吃】
1.中药配伍禁忌恶桔梗、防风、防己。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磺胺类药配伍,易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②不宜与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配伍,可以减弱药效;③不宜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配伍,起中和反应,降低或失去药效;④不宜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配伍,会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