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芍药18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7枚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淬,温服200ml,日3次。
【功效】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
【主治】
主证:发热,恶寒,自汗,腹满时痛,喜按,下利。
副证:苔白薄,舌质淡红,脉弦细或弦而无力。
【临证加减】
1.本方加附子或白术、附子,治梅毒风湿(历节癮风)、脚气等病。[麻疹一得]
2.本方合人参汤加罂粟壳治肠炎腹泻日久,致体虚贫血者。3.本方加黄连、马齿苋、黄芩治热痢。
4.本方加人参、怀山药、白术治虚痢。
5.本方加肉苁蓉、当归、生首乌治疗病后阴亏便结。
6.本方加元胡、枳壳治胃脘痛。
7.本方加海浮石、硝石、大黄、赤石脂治疗发热出疹。
8.本方合大建中汤(去饴糖)加生首乌治疗脾胃虚寒之习惯性便秘。
9.张仲景用芍药止痛的配伍规律探讨:温经止痛常配附子、桂枝、吴茱萸、细辛等,用于各种寒性痛症。清热止痢、清热利湿,常配黄芩、知母等,用于热痢腹痛、热性痹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常配饴糖、桂枝、甘草等,用于虚寒腹痛及胃脘痛等症。调肝养血配当归、川芎、阿胶等,用于妇人下血、妊娠腹中痛。行气通便、疏肝理气、缓急止痛常配大黄或柴胡、枳实等,用于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里实证或肝气郁滞之胁肋痛。芍药止痛剂量均重用至六两,如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等。[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4):15~16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