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导读】
1.辨治病证有上焦症状如头汗出,咽燥口苦,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怵惕烦躁,不得眠,虚烦,心中懊侬,必反复颠倒;中焦症状如按之心下濡,饥不能食,腹满;四肢症状如手足温;全身症状如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脉浮而紧。
2.《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栀子豉汤的辨治论述如下。
①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76)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③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④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⑤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⑥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375)(第十七44)张仲景论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运用基础方欲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而加减变化。
【方药解读】
栀子豉汤是辨治热郁证的重要的基础方,由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四合(10g)所组成,以清透郁热为主。
1.药用个性
(1)栀子味苦,性寒。苦寒相济旨在清热泻火。
(2)香豉味辛、甘、苦,寒(用青蒿、桑叶炮制)或微温。辛以透散,甘以补益,苦以降泄,性寒者偏于清,性温者偏于散寒。
2.药用配伍栀子与香豉:苦辛相济旨在透泻郁热,苦甘相济旨在泻不伤正。
【方药衍生】
1.衍生栀子甘草豉汤辨治郁热少气“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76)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少气证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少气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甘草豉汤,即栀子豉汤加甘草而成,如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四合(10g),甘草炙、二两(6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甘草豉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少气,研究栀子甘草豉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乏力,需分析栀子甘草豉汤中栀子与甘草之间的清热与益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2.衍生栀子生姜豉汤辨治郁热呕逆“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呕逆证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呕逆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生姜豉汤即栀子豉汤加生姜而成,如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四合(10g),生姜五两(15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生姜豉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气上逆,研究栀子生姜豉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呕逆,需分析栀子生姜豉汤中栀子与生姜之间的清热与温降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3.衍生枳实栀子豉汤辨治郁热脘闷腹胀“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393)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脘闷腹胀证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脘闷腹胀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枳实栀子豉汤,即栀子豉汤加枳实而成,如枳实炙、三枚(3g),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一升(24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枳实栀子豉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气滞,研究枳实栀子豉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郁热脘闷腹胀,需分析枳实栀子豉汤中栀子与枳实之间的清热与理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4.衍生栀子厚朴汤辨治郁热心烦腹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心烦腹满证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心烦腹满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厚朴汤,即栀子豉汤加去香豉加厚朴、枳实而成,如栀子擘、十四个(14g),厚朴炙、去皮、四两(12g),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4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厚朴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气滞,研究栀子厚朴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郁热心烦腹满,需分析栀子厚朴汤中栀子与枳实、厚朴之间的清热与下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又,枳实栀子豉汤与栀子厚朴汤均可辨治热郁夹气滞,栀子厚朴汤较枳实栀子豉汤行气作用明显。
5.衍生栀子干姜汤辨治郁热胸烦便溏“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寒热夹杂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寒热夹杂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干姜汤,即栀子豉汤去香豉加干姜而成,如栀子擘、十四个(14g),干姜二两(6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干姜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寒,研究栀子厚朴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心烦便溏,需分析栀子干姜汤中栀子与干姜之间的清热与温中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6.衍生栀子柏皮汤辨治郁热身黄“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261)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身黄似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身黄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柏皮汤,即栀子豉汤加黄柏、甘草而成,如栀子擘十五个(15g),甘草炙、一两(3g),黄柏二两(6g)。辨清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柏皮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湿,研究栀子柏皮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湿热黄疸,需分析栀子柏皮汤中栀子与甘草之间的清热燥湿与和中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7.衍生栀子大黄汤辨治郁热酒疸“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261)栀子豉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仅用栀子豉汤辨治郁热酒疸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栀子豉汤治疗郁热酒疸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栀子大黄汤,即栀子豉汤加大黄、枳实而成,如栀子十四枚(14g),大黄一两(3g),枳实五枚(5g),豉一升(24g)。探索栀子豉汤作为基础方而衍生为栀子大黄汤之间的方证关系是郁热夹酒毒,研究栀子大黄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酒毒黄疸,需分析栀子柏皮汤中栀子与大黄之间的清热与泻热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