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作用与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栀子豉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剂出处】汉·《伤寒论》

【标准配方】栀子十四个(9g)香豉四合(6g

先煮栀子,后纳豆豉,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作用与功效】功效清宣郁热,除烦止躁.主治外感热病气分轻症,表邪已罢,虚烦不得眠,甚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胸脘痞闷,饥不能食,舌苔薄黄腻,脉数.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眠、反流性食管炎、小儿睡惊症等病症.

1.抑郁症以本方治疗44例,与盐酸氟西汀治疗46例对照,15日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在改善某些症状体征方面栀子豉汤与盐酸氟西汀疗效相当,在对全身症状的综合改善上优于盐酸氟西汀,副作用比盐酸氟西汀少.(《中医临床研究》2012第1期)2.焦虑症以加味栀子豉汤治疗焦虑症50例,结果:痊愈5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湖南中医杂志》2009第6期)3.失眠本方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0例,对照组30例,予地西泮5mg次,每晚睡前30分钟口服;谷维素20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0%.(《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34期)

4.反流性食管炎以本方加味治疗184例,与奥美拉唑治疗184例对照,疗效判定标准以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47、21、12例和115、33、22例.治疗组愈显率91.30%,对照组愈显率80.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海峡医学》2004年第5期)

5.小儿睡惊症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睡惊症57例.结果:治愈3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98%.(《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第4期)

【按语】本方栀子清泄郁热,解郁除烦;豆豉解表宣热,和胃气主要用于外感热病、气分有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发热、虚烦不得眠、舌红荅微黄脉微数为辨证要点.凡属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附方

栀子甘草豉汤(《伤寒论》)本方加炙甘草组成功效益气清热.主治栀子豉汤证兼见少气者.

栀子生姜豉汤(《伤寒论》)本方加生姜组成.功效清热止呕.主治栀子豉汤证兼见呕吐者.

栀子厚朴汤(《伤寒论》)本方去淡豆豉,加厚朴枳实组成.功效清热除满主治栀子豉汤证兼见腹满者.

栀子干姜汤(《伤寒论》)本方去淡豆豉,加干姜组成.功效清热除烦.主治伤寒大下后,身热未去,有微热.

栀子大黄汤(《金匮要略》)本方加大黄、积实组成功效清热化湿主治酒疸,湿已化热,小便不利,心中懊侬或热痛.

枳实栀子豉汤(《伤寒论》)本方加积实组成.功效清热行气.主治伤寒大病愈后,余热未尽,气血未复,过分劳累而发热.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