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经典医案、方论_名家临床应用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经典医案、方论_名家临床应用医案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剂组成]

千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9克)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淬。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上热下寒,寒热格拒。

治则:苦寒清热,甘温益阳。

方义:黄连苦寒清泻胃中邪热。黄芩清热,与黄连相伍,以增其清泻邪热之功。干姜温阳散寒,人参补益脾胃,使胃以受纳,脾以运化,并与千姜相合,温脾之中以补脾。

[辨证要点]

本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历代医家皆以其主治胃反呕吐。本方与半夏、生姜、甘草等泻心汤同取辛开苦降甘调法,同治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证,但主证有所不同,泻心汤证以痞为主,呕、利为次,本证以呕为主,未及心下痞。说明虽见寒热相阻,逆而作吐,但未达气痞程度,因症状较轻,且制方用药仅用泻心之半。

栀子干姜汤与本方都可以治疗胃热脾寒证,前方所主的胃热,只是胃热而不兼湿,脾寒而不兼虚;而后者所主胃热兼湿,脾寒也兼虚。前方所主胃热脾寒不分轻重,而千姜黄连人参汤主胃热脾寒以胃热为主。

[仲景方论]

《伤寒论》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粹》:厥阴寒格吐逆者,阴格于内,拒阳于外而为吐,用芩、连大苦,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之向导,开通阴寒。但误吐亡阳,误下亡阴,中州之气索然矣,故必以人参补中,俾胃阳得转,并可助干姜之辛,冲开阴格而吐止。

3.许宏《金镜内台方议》:用干姜为君,以散逆气,而调其阳,辛以散之也;以黄连为臣,而和其阴;黄芩为佐,以通寒格,苦以泄之也;人参为使,而和其中,补益真气,甘以缓之也。

4.陈修园《伤寒论浅注》:此言厥阴,因吐下而为格阳证也。若汤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徐徐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5.陈修园《长沙方歌括》:方名以干姜冠首者,取干姜之温能除寒下,而辛烈之气又能开格而纳食也。家君每与及门论此方及甘草附子汤,谓古人不独审病有法,用方有法,即方名中药品之前后亦寓以法。善读书者,当读于无字处也。

6.章楠《伤寒论本旨》:本来中宫虚寒,误行吐下,反动厥阴相火,与寒气格拒,更逆吐下。故以人参、干姜温中助气,芩、连泻三焦之相火,使阴阳气和,则吐下自止。此但中焦受伤,故不用附子,与少阴之格阳证不同也。

7.孟承意《伤寒点精》:此属误复吐下,上下不交,阴阳不接,寒格于下,热格于上,故用芩、连以撤上焦之热,干姜以温在下之寒,人参补元气而安中土,则上下和而格拒开矣。

8.梅国强《伤寒论讲义》:本证上热下寒,寒热格拒,而上热较重,故重用芩连苦寒以清上热,热除则吐自止;干姜辛温以袪下寒,寒去则腹痛自止;佐以人参补益中气,温中健脾,助其运转之功,则寒热之药,更易发挥效果。本方辛开苦降,与半夏泻心汤配伍同中有异,宜细心体会。

[名医验案]

1.刘渡舟医案

于某,男,29岁。夏月酷热,贪食寒凉,因而吐泻交作,但吐多于泻,且伴有心烦、口苦等症。脉数而滑,舌苔虽黄而润。辨证:为火热在上而寒湿在下,且吐利之余,胃气焉能不伤。是为中虚而寒热错杂之证。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人参6克,干姜3克。嘱另捣生姜汁1盅,兑汤药中服之。1剂即吐止病愈。

2.俞长荣医案

林某,50岁,患胃病已久。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食物便产生恶心感,有时勉强进食少许,有时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一日两三次,脉虚数。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处方:横纹潞15克,北干姜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水煎,煎后待稍凉时分4次服。服1剂后,呕恶泄泻均愈。因病者中寒为本,上热为标;现标已愈,应扶其本。乃仿照《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之旨,嘱病者购生姜、红枣各500克,切碎和捣,于每日三餐蒸饭时,量取一酒盏置米上蒸熟,饭后服食。取生姜辛热散寒和胃气,大枣甘温健脾补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气而养中土。服一疗程(即尽两斤姜枣)后,胃病几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疗程,胃病因而获愈。

3.黄德厚医案

曾某,男,37岁。素有胃痛病史,曾经钡餐检查:青小弯有蚕豆大小之溃疡面。近半年来疼痛较频繁,两天前因陪客畅饮白酒及食香燥物较多,2时许疼痛剧烈,旋即吐血,家人急延西医治疗,药用葡萄糖、止血剂等无效,即转诊于余。症见吐血量较多,色鲜红,伴少量血块,面色苍白,自汗,四肢欠温,呼吸微弱,舌红,脉沉细数,询之大便4日未解,脉证参合,此乃酒毒辛热之物损伤胃络,致阳明冲气上逆,出血不止,气随血脱之候,亟宜止血救脱、攻下降冲法,即嘱用童便1.盅顿服,方投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味。处方:红力参(另浓煎服)20克,黄芩、黄连各9克,干姜炭4克,大黄(后下)12克。水煎服2次,大便得通(黑色结便量多),血渐止,肢温汗收,仍守前方去大黄1剂,服后血止脉静气和而安。继拟调中护创之剂以资巩固,调理半载,经复查溃疡面愈合。

[长沙方歌]

芩连苦降藉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

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