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散
一、古方简介
【来源】《外科正宗》。
【组成】南星6g,防风6g,白芷6g,天麻6g,羌活6g,白附子6g。
【功用】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脉弦紧。
二、临床新用
内科疾病
1.血管性头痛
【案例】某女,38岁,于1985年10月15日就诊。有头痛病史5年,加重半年余,伴颈项强硬,每因劳累、精神紧张而加重,屡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舌淡苔白,脉弦。证属风痰阻络,气血瘀滞,治宜祛风化痰、祛瘀止痛。处方:白芷15g,羌活、白附子各12g,川芎20g,白芍30g,生南星、天麻、水蛭、甘草各10g。日1剂,水煎服。
佛二诊:服药2剂,诸症大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再守方续进2剂,头痛痊愈。随访5年未复发:[刘志军,等.玉真散新用.国医论坛,1994,4(46):33]。
【按语】“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肝血不足,风痰壅遏清窍,久痛入络,气血不通,筋脉失养,而致头痛、项强,故投玉真散祛络中风痰,镇痉缓急。加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水蛭活血化瘀。全方共奏祛风化痰,活血止痛之功,证机相合,故多年顽疲自除。
2.耳源性眩晕
【案例】某男,36岁,于1989年8月12日初诊。2天前突感头晕,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旋转,卧床不敢活动,特求中医治疗。刻诊:神疲乏力,两眼紧闭,不欲见人,舌淡苔白,脉弦紧。此属风痰阻络,蒙蔽清窍,治宜祛风化痰,通窍定眩。处方:石菖蒲20g,半夏15g,生南星、防风、白芷、天麻、桂枝各10g,泽泻、菊花各12g。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2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刘志军,等.玉真散新用.国医论坛,1994,4(46):33]。
【按语】眩晕一症,多因正气虚弱,风火痰浊壅遏,蒙蔽清窍,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不利,脑失所养而为病。《丹溪心法·头眩》谓“无痰则不作眩”,并提出“治痰为先”。本例患者因风痰上扰,蒙蔽清阳而致突然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旋转等症,故用防风、白芷、白附子、南星、石菖蒲祛风化痰,开窍醒脾,菊花、天麻平肝熄风,泽泻、桂枝利水健脾,通阳化气,诸药合用,祛风化痰,通窍定眩,故收捷效。
3.末梢神经炎
【案例】某女,49岁,于1987年4月13日初诊。四肢末端感觉障碍3年,伴麻木、抽痛,每因风寒天气加重,活动后略见缓解。曾在本市某医院神经科诊为“末梢神经炎”,因久治不愈特邀余诊治。查患者面色皖白,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证属风痰阻络,气虚血滞,治宜祛风化痰,益气活血。处方:生南星、川芎、天麻、甘草各10g,防风、白附子各12g,羌活、白芥子各15g,鸡血藤、黄芪各30g,当归20g,全蝎9g。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3剂,诸症好转。继服30剂,告愈。随访2年来复发[刘志军,等.玉真散新用.国医论坛,1994,4(46):33]。
【按语】本例患者素体营卫气血皆虚,卫表不固,风寒湿邪内侵,阻于经络,致肢体麻木、抽痛,故生南星、防风、天麻、羌活、白附子、白芥子祛风化痰,通络止痛,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甘草益气活血通脉。药中病机,则血痹证瘥。
4.癫痫
【案例】某男,30岁,于1985年10月8日初诊。有癫痫病史10年,发作时常突然昏倒,而不省人事,角弓反张,手足抽搐,口吐白沫,每因劳累及精神刺激则发作,脑电图示“异常棘波”。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数年不效,邀余治疗。查:患者面色无华,神疲,舌淡苔白,脉沉弦。证属风痰而致癫痫,法当祛风涤痰,镇痉平痫。处方:石菖蒲20g,钩藤(后下)30g,胆南星、白附子、僵蚕各12g,防风、全蝎、天麻、羌活、远志各10g,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3剂,诸症好转。守上方续服30剂,发作基本控制。后用本方改散剂,每日1次,每次3g,开水冲服以巩固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刘志军,等.1玉真散新用.国医论坛,1994,4(46):33]。
【按语】此例患者乃正气不足,脏腑失调,风痰阻滞,痰涎壅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而致。《医学纲目·癫痫》云:“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痰随风动,风痰闭阻,心神被蒙则作痫,治疗当以涤痰熄风、开窍定痫为先,故用胆南星、防风、羌活、白附子祛风除痰,天麻、全蝎、僵蚕、钩藤熄风止痉,菖蒲、远志开窍化痰、通心脏之神明。诸药合用,共奏涤痰熄风、开窍定痫之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