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制首乌、女贞子、炒白芍各15克,杭菊花、石斛、苦丁茶、桑椹子各10克,制龟板、制鳖甲、滋石、珍珠母粉各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作用功效】滋阴潜阳。
【方解】头痛有因六淫外袭,七情内伤及跌仆撞打之殊,部位有巅顶、前后两侧痛,局部与满头痛之别;时间有昼夜早晏阴晴之异;痛有锐痛、钝痛、常痛、阵痛、轻痛、重痛之不同。本证属阴虚火旺者,其证外无寒热,内无呕.吐,寐则痛止寤则痛发。此乃肿肾阴虚,相火过亢,循少阳之脉上犯于头所致。故方用制首乌,女贞子、桑椹子大补肝肾;鳖甲、龟板、磁石,真珍珠母平肝镇逆,益阴潜阳;白芍、菊花、苦丁茶、石斛敛阴增液,柔肝熄风,组合成剂,以治阴虚阳亢之偏头痛,颇见效验。
前人云:“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头痛偏左者,属血虚火盛也。”诚为经验之谈。故于主治方中,随左右加入补气养·血之品,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更佳。
【主治】头痛偏在一侧,或左或右,尤其是额角及耳上发际,前起眉棱,后到枕骨一带最为显著,甚则牵引肩胛肘臂等处。寐则痛止,寤则痛发,证属阴虚阳亢者。
【加减】头痛偏右,兼挟气虚者,可加黄芪、玉竹、北条参(南沙参)各15克.甘草10克;偏左头痛者,多挟血虚,可加生地、阿胶、当归各15克。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15剂左右即获痊愈或显效。
【来源】《临症会要》,张梦侬方。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服药期间不可食鸡、鸽肉及辛辣刺激之物,更忌烦劳怒脑,否则其痛加剧。本方验之临床,其效颇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