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诀】桑叶性寒,善散风热,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评注】桑叶性寒,质轻升散,善疏散风热,苦寒入肺经而能清泄肺热,入肝经而清肝明目,甘寒凉润肺燥,可治外感风热、肺热燥咳、目赤肿痛以及头晕目眩等证。此外,本品还兼有凉血的作用,可治血热妄行出血诸证。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别名冬桑叶、霜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虽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但能清肺凉润肺燥,可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兼温热犯肺者及肺热燥咳等。又苦寒人肝经而清泄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故常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脱皮固酮、芸香苷、桑苷、槲皮素、异槲皮素、东莨菪素、东莨菪苷等成分。
2.药理作用能抗病原微生物,也能抑制钩端螺旋体、降低血脂水平、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促进排除体内胆固醇;降糖但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轻清发散,善能清疏肺经及在表风热,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咽痒、咳嗽等症,多与菊花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本品甘苦性寒,既清泄肺热,又凉润肺燥。用治肺热者,常与杏仁、贝母等同用;燥热伤肺,咳嗽痰少者,常与沙参、麦冬等同用。
3.目赤昏花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者,常配以菊花、决明子等;治肝肾精血不足,眼目昏花、视物不清者,可配以黑芝麻等滋补精血之品。
此外,本品尚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肺燥咳嗽多用蜜炙桑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