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和鹿茸血的应用

养生之家导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鹿血的医疗作用做了详细记载:“主阳痿、补虚,止腰痛,鼻衄,跌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痨吐血,及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

一、药用功能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鹿血的医疗作用做了详细记载:“主阳痿、补虚,止腰痛,鼻衄,跌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痨吐血,及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

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鹿血性温,味甘咸,归肝、肾二经,具有养血益精、行血祛瘀、消肿疗伤等作用。

二、主治

1.鹿血

治心悸、失眠、健忘、跌伤、贫血、风湿、类风湿、抗衰老、抗辐射和抗疲劳等。特别是在治疗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化学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贫血有特效。

2.鹿茸血

其药理作用与鹿茸相似,如加速创伤愈合,促进新陈代谢及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三、处方

1.调血脉,止腰痛

鹿血,滚酒调,热服(《本草新编》)。

2.用于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头昏耳鸣,心悸短气体倦乏力,肢体欠温或崩漏失血,吐血,鼻衄等,可用本品研细末,用酒调服或以酒送服。每次可用3~6克。

四、保健应用

1.单味鹿血、茸血酒

单味鹿血酒除全血酒外,还有脱纤维蛋白酒和血浆酒。取新鲜的鹿血或鹿茸血于容器内,加9倍50度以上的白酒,密封浸泡半个月以上即成。鹿血或鹿茸血的浓度在10%~15%。

2.复方鹿血、茸血酒

由鹿血或鹿茸血与其他中药配成,更能发挥鹿血或鹿茸血的功效。侧重滋补时用人参、枸杞、苁蓉、熟地等;侧重风寒湿痛的则用五加皮、鹿膝、防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