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小米,又叫粟米、裸子、秫子、黏米,是一年生谷子的子实。小米颗粒很小,黄色或黄白色,是我国北方祖祖代代的主粮之一,性凉味甘咸。
【营养】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76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7.8毫克,其中70%是淀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谷类。小米中的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86.3千焦。
【宜忌】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做成小米粥后很容易消化,常用来作为病人的膳食,同时也是普通人所喜爱的食品。中医认为小米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等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认为,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适宜于失眠、体虚、低热者食用。
据《日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因此,在服中药杏仁时忌食小米。
【用法】小米的常见烹调法是煮小米粥,蒸小米干饭,煎小米饼,做小米面窝窝头,但以煮小米粥最为多见。
用小米煮粥,既可单纯煮小米粥,也可配一些绿豆、黄豆、红薯、赤豆同煮;既可将小米磨成小米面与绿豆或碎黄豆同煮,又可用小米粒与绿豆、碎黄豆同煮。总之,要先将绿豆下锅或先将碎黄豆下锅煮烂后,再将小米或小米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加入豆汤中,边搅边加,边煮边搅,搅煮至沸后再用小火煮到米油黏稠时即成。
熬小米粥时上面浮的一层小米油,营养特别丰富,素有“代参汤”之美称,适宜老、弱、病残者食用。
由于小米中赖氨酸的含量很低,若以小米为主食,要注意与动物性食品或豆类搭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