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加减治药物性皮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凡口服、注射或皮肤黏膜直接用药后,而引起机体的反应称药物反应,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凡口服、注射或皮肤黏膜直接用药后,而引起机体的反应称药物反应。以皮肤黏膜急性炎症为主者,称药物性皮炎。

本病总由禀赋不耐,毒邪内侵,外发肌肤所致。或因风热之邪侵袭理;或由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因外邪郁久化火,溢于肌表;或是火毒炽盛,外伤皮肤,久而可致气阴两伤,脾胃虚弱之证。

【临床应用】

贾长福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佐以除湿止痒为法,以白虎汤化裁治疗重症药物性皮炎。药物组成:生地黄30g,牡丹皮12g,赤芍12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生甘草8g,白鲜皮15g,防风12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4天为1个疗程,一般患者服药1~2个疗程即可痊愈。

【病案举例】

(1)肖某,女,5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人院,用抗生素治疗14天后,躯干突然出现红色斑疹,瘙痒不止,伴燥热,鼻衄,舌红苔黄。诊为药物性皮疹,停用抗生素,方用白虎汤加减:石膏60g,知母40g,玄参30g,连翘15g,牡丹皮20g,僵蚕15g,蝉蜕15g,蚤15g。次日诸症加重,用原方加地龙15g治疗。3剂后皮疹渐退,但瘙痒不止,燥热不适,守原方加白鲜皮20g,续服3剂诸症消失。

按:本病因对药物过敏而得,中医认为,此乃热毒所致,故重用石膏、知母,辅以玄参、连翘、丹皮清热解毒凉血,蝉衣、僵蚕透邪外达,可使热毒外泄,皮疹得消。

(2)赵某某,男,教师,23岁。1998年8月6日初诊2天前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2天后,周身出现花生米大小紫红色斑片,口腔黏膜糜烂,腰部及龟头部可见数个黄豆大小血疱,疱壁松软,痒甚,高热不退,口唇焦燥,口干渴,大便干燥,小便赤短,舌质红绛,少苔,脉沉细而数。病属内中药毒之气,毒人气血。治法: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止痒。处方:水牛角粉12g(冲服),生地黄30g,牡丹皮12g,赤芍12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生甘草8g,白鲜皮12g,防风12g,金银花15g,连翘15,牛蒡子12g,竹叶6g,,

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用1个疗程后热退身凉,头面部红肿消退,周身紫斑颜色变浅,但腰部及龟头部水疱破溃流津,舌质淡苔薄黄。照原方去水牛角、生石膏,加生薏苡仁12g,猪苓12g,继服1个疗程。水泡破溃流律处,用马齿苋30g,生地榆30g,地肤子30g,煎水500~1000ml,冷湿敷。每次30min,日3次,湿敷后,外用氯氧油外涂,日3次,4天后(1个疗程)告愈。

按:药疹的发生是由于其人禀赋不耐,内中药毒,毒人气血,血热蕴结,外发肌肤则出现紫斑,热蕴郁于内则发热,湿热毒邪上蒸则头面红肿,口腔糜烂,湿热下注则龟头起水疱糜烂,热盛则痒甚。根据以上病机拟定犀角(水牛角代)地黄汤和白虎汤化裁,重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兼除湿止痒。方用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解毒。知母、生石膏、生甘草,清阳明胃经之热,因胃主肌肉,清胃热亦即清肌热。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竹叶轻清上焦风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并能利小便,能使湿热从小而出。

防风为风中之润药,祛风止痒之中不论偏寒偏热证都可配合使用。本方中生地黄、生石膏用量独重,滋阴清热,清热又不伤阴,为方中之主药。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发病部位及皮损的特点,在该方基础上适当加减,如皮损以头面部为重且瘙痒甚者,为风热偏重,可加荆芥、蝉蜕,轻疏风热,但忌用羌活、白芷等辛温燥烈之品,以免助热生风加重病情;如见皮损以下部为主,且糜烂,流津较重,舌苔黄腻,为兼有湿热之征,可用龙胆草、黄芩、黄连等药,助其清化湿热;如浮肿较甚,加人冬瓜皮、车前子之类,行水消肿,随证加减。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