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是指由于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一般把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未怀孕称为不育症,发生率为10%左右。其中单属女方因素约为50%,单纯男方因素约为30%,男女共有约20%。
临床上把男性不育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后者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其主要病因:①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男性假两性畸形、克氏综合征和XYY综合征。②内分泌疾病。原因是促性腺激素缺乏。常见的有选择性促性腺功能低下型性功能减退,即Kallmann综合征;选择性LH缺陷症和FSH缺陷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泌乳素血症等。③生殖道感染,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高,生殖道炎症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尿道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所增加,严重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④输精管道梗阻。影响精子的输送。⑤睾丸生精功能异常。常见于隐睾,精索静脉曲张,毒素,磁场,高热和外伤等理化因素皆可引起睾丸的生精障碍。⑥精子结构异常和精浆异常。影响精子的运动、获能和顶体反应等。⑦免疫性不育。男性自身产生的抗精子免疫和女性产生的抗精子同种免疫均可引起男性不育。⑧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皆可引起男性不育。其中以生殖道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治疗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中医古代医籍早已记载不育症诊治内容。中医认为阴阳和故能有子,男子精气溢泻是孕育后代的必备条件影响精气正常溢泻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先天因素是由于禀赋薄弱、肾精不足、精气虚冷所致,也可由先天生殖器官发育缺陷所致。如唐代王冰在《玄珠密语》一书中有“天、漏、犍、怯、变”之说。“天”即“天宦”,指男性先天性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和睾丸缺陷;“漏”指精关不固、精液滑泄;“犍”指阴茎及睾丸切除者;“怯”即阳痿不举;“变”又称“人疴”,即两性畸形。后天因素可以概括为肾虚、脾弱、肝郁、痰湿等病变。即使先天肾气充盛、生殖功能发育完好,但嗜欲无度,肾精过耗;阴虚火旺,内热血枯;久病体虚,过劳伤脾、生化无源、宗筋失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冲任失和,宗筋弛纵;平素过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生,阻遏气机,精窍不利,或外感湿热毒邪,循经上扰精室,壅遏气血,阻滞精窍皆致不能孕育成胎治疗大法以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为大法。
【病案举例】
高氏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男性弱精子症43例,疗效显着。治疗方法:予五味消毒饮加味,方药组成:金银花15g,菊花1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丹参25g,黄芩12g,牛膝15g,制大黄3g,甘草3g。有阳虚者去银花、菊花、黄芩,加仙灵脾、淫羊藿、巴戟天;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遗精加金樱子、芡实、五味子。每日1剂,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1~3个疗程,从服药始,每疗程查精液常规1次治疗结果:精子活动率上升至正常者21例(48.8%),活动率上升,但未达到正常者17例(39.6%);无效者5例(11.6%),总有效率88.4%。
按: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亏损及后天之精失养,尤以“湿、热、瘀、毒”入侵精室所致的精浊,已成为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主治各种瘀毒、痈疮、疖肿。加味方中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黄芩燥湿解毒;丹参、大黄活血化瘀,泻火解毒;牛膝引药下行;甘草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大黄等分别有抗菌、抗病毒、抗支原体、抗衣原体等作用,可有效地清除生殖道感染,牛膝益肝肾之精气,以增强精子活力,从而使邪去正安,精有所养,而达到育子目的。
何氏采用六味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男性不育症45例,平均年龄28.1岁,病程1~8年,实验室检查精子密度为(36.1626.81)×106/ml,成活率30min(47.6±1.4)%,活力(a+b)为29.7±10.7%
治疗方法:用六味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地20g,熟地20g,山药30g,牡丹皮10g,茯苓15g,石菖蒲10g,蒲公英18g,紫花地丁18g,野菊花10g,车前子18g,败酱草20g,牛膝15g,黄芪30g,淫羊藿18g。阳虚者去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加附子;阴虚者去淫羊藿,加女贞子、旱莲草。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配偶受孕;显效:虽未受孕,但经3~5个月治疗,精子密度>20×10/ml、活力a+b>50%;有效:精子密度提高或活力有群级间改善,如c级进入b级;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治疗结果: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
按:男性不育为临床常见疾病且较难治疗。多由外感或房事不洁,湿热毒邪内侵,情志、酒食、劳倦所伤而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而成;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致肝肾阴虚,命门水火失济,湿热毒浊瘀血结于下焦,流注精室精道,阻滞脉络而出现精浊、死精、弱精、畸形等。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故肾损滋肾治其本,精浊清精治其标乃为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法则。治疗当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益肾固本为原则,寓补于清,清补兼施,标本兼治,采用六味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分别有抗菌、抗病毒、抗支原体、衣原体等作用,可有效清除生殖道感染败酱草、牛膝、黄芪、仙灵脾改善循环、促进血运,且能调节机体免疫,改善性腺功能,使精子密度、活力明显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