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烦热病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烦热病多发于产棉地区成年人群,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烦热病多发于产棉地区成年人群。患者由于长期食用粗制棉籽油而出现游离棉酚中毒,日久毒邪积蓄体内发而成病。症状为夏季特别怕热,畏惧阳光,在阳光下劳动肤色潮红,灼热胀痛,无汗心烦,恶心欲呕,气短,全身酸软乏力,四肢发麻,口渴喜冷饮,甚者头昏眼花。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查体温正常,实验室检查血钾偏低,余无异常。

【临床应用】

吴氏41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本病患者124例,均有长期食用粗制棉籽油的历史。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二花、地丁、生地各15g,蒲公英20g,野菊花、天葵子、大青叶、黄芩各0g,地骨皮12g无汗心慌重者加丹参12g,黄芪20g;恶心伴头昏眼花重者加藿香12g,陈皮6g,姜半夏10g1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治疗后各种症状消失,夏季能与正常人一样在烈日下劳动,药停1年无复发者)112例;有效(治疗后各种症状减轻,夏季基本上能坚持烈日下劳动,停药1年后又复发者)12例;无效0例。

【病案举例】

王某,男,42岁,农民,1995年7月2日就诊。自诉两年来怕热,在阳光下劳动全身灼热胀痛,无汗心烦,难以忍受,时有恶心,肤色潮红,周身酸软乏力,四肢发麻,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体温36.8℃,心率88次/min,律齐,血钾浓度为219mmol/L追问病史,食用本地粗制棉籽油5年。诊断为烦热病,辨证为热毒伤阴,气阴两虚。治宜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用基本方加黄芪20g,陈皮6g,姜半夏12g,玄参5g.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

按: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教授童腭塘等研究证实,长期食用粗制棉籽油的人群,可导致游离棉酚中毒,继而降低近段肾小管重吸收钾离子的能力,形成低钾血症(烦热病)西医用单纯输液补钾治疗此病,近期效果尚可,但不能根治。粗制棉籽油味辛性热有微毒,长期食用后可使体内热毒蕴积,日久伤津耗气致气阴两虚。临床治疗应以清热解毒药为主,佐以益气、养阴药。因药切中病机,故收效甚佳。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