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加减治白血病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六神丸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以高热、贫血、出血、浸润为特征,属中医学的“温病”、“急劳”、“劳”、“血证”、“虚劳”

等范畴。白血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体内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导致红细胞数降低、血小板计数减少,有效的粒细胞生成不足,从而出现贫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白血病缘于正气虚弱,导致温毒病邪外袭,直犯营血征象,这与现代医学检查骨髓细胞学,可以见到异常细胞,而定为“髓毒”一说,也较为相似。类似于中医邪毒内蕴,耗伤阴血。其病机为温热伏火毒邪侵淫,且最易耗气伤阴,损伤脾土,下及肾阴,火毒瘀结。邪之盛衰主导着病情的演变,而正气的虚损是病程中的一个伴随方面。其邪实乃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抑制了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血虚机体失于濡养,从而出现上述虚象。治疗中主要以祛邪为主,当控制了白血病细胞的增长,病情就可以缓解,正常造血功能逐渐恢复,贫血等正虚之象随之消失,邪.去正安。白血病细胞不能控制,正常的造血功能不仅不可能恢复,而且会完全丧失,导致邪愈盛,正愈虚,临床可见壮热神昏出血之时,又伴极度贫血、全身衰竭之象,即“邪气盛,精气夺”之危候。因此,我们认为在白血病的病理过程中,邪盛占主要地位。白血病的病机以邪实为主,据证候分析,辨邪之性质,应以热毒为患。因为热毒炽盛,而见高热难退;热入营血,耗血动血,则见出血;热毒扰神闭窍,引动肝风,可见神昏谵语、抽搐等症;热毒瘀阻气血,塞脏,;

腑,则见症积(肝脾肿大);热毒流注骨及关节,而致骨、关节疼痛;热炼津液为痰,而成痰核,热毒内伏骨髓,耗灼精血,而致贫血虚损。在临床治疗中,热毒得清,则诸症遂减,热毒嚣张,难以控制,则诸症俱增。因此热毒为其基本的病理因素。故治疗上宜清泄瘀、益气健脾、养阴泻火。

【病案举例】

唐由君自1989年治疗急性白血病315例治疗方法:用六神丸配用黄芪、西洋参、升麻、连翘、白术、白花蛇舌草、紫草、鳖甲、生地、甘草组成益气养阴解毒方和由黄芪、当归、枸杞、砂仁、白术、五味子、黄精、白花蛇舌草、小蓟、甘草组成健脾补肾方治疗白血病,六神丸成人每天30~180粒,分2~3次口服,小儿酌减,15~20d为1个疗程,间歇10d后再用药。周而复始。经过8年临床观察有如下体会:六神丸诱导缓解所需剂量较大(成人每天60~180粒),而维持缓解所需剂量相对较小(成人每天30~90粒),每疗程以21d为宜,时间过长易出现毒性及不良反应,时间过短不足以维持患者持续缓解。本组1例连续用六神丸8年余,共用116800粒,无明显毒性及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达80%以上,2年生存率为60%~75%,3年生存率为27.3%~66.0%。

按:六神丸配用益气养阴解毒方或健脾补肾方可避免或迟延白血病复发,六神丸由珍珠粉、牛黄、麝香、腰黄、蟾酥、冰片组成,具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之功。益气养阴解毒方由黄芪、西洋参、升麻、连翘、白术、白花蛇舌草、紫草、鳖甲、生地、甘草等组成;健脾补肾方由黄芪、当归、枸杞、砂仁、白术、五味子、黄精、白花蛇舌草、小蓟、甘草等组成;由于内在和外来的因素,致邪毒深伏骨髓,故白血病的发病部位起于骨髓。髓为血源,较血分尤深,而病位越深,病情越重,因而起病凶险。发病之后,相继出现出血、发热等血分、气分之证,具有邪从骨髓→血分→营分→气分→卫分的传变倾句,与伏邪温病的发病和传病颇相类似,形成了邪郁骨髓,由里外发的病机。病情危重者,一经发病即见髓、血营、气、卫俱病,迅及°,

全身,危及生命。白血病的病机为温热伏火毒邪侵淫,且最易耗气伤阴,损伤脾土,下及肾阴,火毒瘀结,故治疗上宜清热解毒化瘀、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六神丸有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作用,方中牛黄可与多种有机物结合成为稳定的化合物而起解毒作用;雄黄含三硫化二砷,能抑制巯基酶系统,以影响细胞代谢,因而对于生长迅速的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故可用其治疗白血病,尤其适用于急性白血病的热毒髓和痰热瘀结的证型,而黄芪、生地均可诱导I2、IN的产生,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或提高TF水平以诱导发生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以及能诱生FN-y,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功能,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3种药物血清均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其促凋亡作用越明显,由此证实,清热解毒化瘀、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法确具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