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汤治新生儿久吐不止
新生儿呕吐,多由母体蕴热,传积于儿胃而成。胃热上冲,火性急迫,故食罢即吐。郑师用大黄甘草汤治疗新生儿呕吐,取大黄清胃泄热、引火下行,使上逆之胃热得以平降;甘草清胃安中,借其甘缓之性,以制大黄“峻烈”之弊,疗效显著。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张某,男,26天,1965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食入即吐20余天。
现病史: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第4天出现食入即吐,经静脉补液、多种止吐药治疗均不见效,而求郑师诊治。诊见: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皮肤轻度黄染,腹胀,食入即吐,吐出为食下奶汁,大便日2~3次,量少色绿,小便少。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腹部X光透视(-)。肝功检查:胆红素偏高。血常规(-)诊断:胎毒。
西医诊断:新生儿呕吐。
辨证:胎毒内蕴,胃失和降。
治法:清热通腑,和胃止呕。
方药: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g,甘草3g,生姜1小片。
3剂,日1剂,水煎,频频与之。
二诊(1965年4月19日):服药1剂而呕吐渐止;3剂,呕吐未再发,食乳正常而告愈。
按:《金匮要略》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郑师讲,大黄甘草汤治疗胃热呕吐,用之无不速效。体实而大便千者,用原方比例,大黄与甘草之比4:1;病久体弱属虚热者则可改变其比例。老师用大黄甘草汤大多只调整用量,不加减,且用量很小。
(张建奎、郑攀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