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治胃脘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吴茱萸汤治胃脘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吴茱萸汤治胃脘痛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大多是因为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久病不愈、过服寒凉及攻伐之品而损伤中焦脾胃,以致中寒内生,纳运功能紊、,。

乱,继而表现为胃脘隐痛、乏力、怕冷诸症。究其病因是以虚、寒为本。郑师针对病因病机,治拟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法,内服吴茱萸汤加减,疗效显著。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都某,女,16岁,1981年12月8日初诊。

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已5年。

现病史:患儿每饮凉、气候寒冷时胃痛发作,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用西药、埋线及中药治疗不效而求诊于郑师。

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畏寒怕冷,手足欠温,脘腹隐痛,喜热喜按,嗳气吞酸,大便溏薄。舌质色淡,苔白滑,脉沉弦。

诊断:胃脘痛。

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部胃溃疡。

辨证:脾胃虚寒,肝寒犯胃。

治法:温中健脾,暖肝降逆。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6g,党参9g,干姜6g,炒白术12g,砂仁6g,炙甘草6g。

3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1981年12月11日):药进3剂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前方继进7剂。

三诊(1981年12月18日):疼痛消失,食纳增加,脉见平缓,舌质淡红,苔薄白,守法调理20余剂,停药观察。随访3年,未再复发。

按:本例胃脘痛反复发作达5年之久,乃因脾虚湿盛,肝寒犯胃,胃中虚冷所致。故投吴茱芙汤合理中汤加减暖肝降浊、温中散寒而收良效。郑师常用此方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屡投屡验,谓“吴茱萸苦温降蚀、制酸止痛之力绝非他药可代”,强调“有是证,用是药”,不可因小儿为“纯阳”之体而见寒证不敢用温热药。辨证求因,祛除痛之因而痛自止,不可苦苦于痛中求之。

(张建奎、郑攀整理)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