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治慢脾风
慢脾风是小儿惊风的一种,其病位主要在脾胃,系由脾胃虚怯,生风而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提到“小儿亦有因惊所传,或诸病久发,见此证者,皆因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也,故俗谓慢脾风矣”。科鼻祖钱乙在《小儿要证直诀》中亦云:“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弱,遍身冷…脾虚生风而成慢惊。”明确提出了其病机为“脾虚生风”。郑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辨病、辨证、辨体,采用温补脾肾法,以理中汤加味温肾补脾、息风止痉,强调求因、辨机治疗,而不能“见痉止痉”,正所谓“只治致痉之因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于痉中求之”,每收起沉之效。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冯某,男,1岁,2012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腹泻伴发作性肢体震颤2个月。
现病史:患儿平素体弱,2个月前因伤食医用消导药物无效;改为硝黄下剂,患儿腹泻不止,日10余次;改为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等西药口服效差,又辅以健脾止泻中药口服,患儿仍腹泻频繁,伴有夜间肢体抽搐,来我院求郑师诊治。诊见:精神萎靡,大便稀水、色绿,日10余次,夜间肢体抖动,头额冷汗,四肢冷,舌质淡,苔白,指纹红。
查大便常规无异常。
诊断:慢脾风。
西医诊断:慢性腹泻。
辨证:脾肾虚寒,土衰木侮。
治法:温肾补脾,息风止痉。
方药:理中汤加减。
处方:人参6g,炒白术6g,炒山药9g,炮姜3g,乌梅3g,防风6g,赤石脂6g,砂仁5g,肉桂1g,全蝎1g,煅龙骨10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3剂,日1剂,分2次,水冲服。
二诊(2012年10月15日):服3剂后,家长喜而来告,患儿服药后腹泻明显好转,大便成形,日2~3次,夜间肢体抖动好转。效不更方,继续原方再服5天,易为异功散口服,诸症消失而愈。
按:《伤寒论后条辨》:“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若胃阳虚,即中气失宰,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冯某本脾虚不足之体,由误下而致太阴虚寒,累及少阴,土败木侮,虚风内动而致肢体抖动诸症。治疗当以温补脾肾,兼以息风止痉。方中人参补气健脾,振奋脾阳;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调和诸药;炮干姜温胃散寒;乌梅、赤石脂涩肠止泻;山药健脾补肾,配合防风升清止泻;砂仁醒脾;肉桂温中散寒;全蝎、龙骨息风止痉。此际若单用理中汤,犹嫌药力不足,加用肉桂温中散寒,姜桂合力,始可回阳救逆,挽回败局。
(张建奎、郑攀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