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禹余粮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作用与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赤石脂禹余粮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腹泻,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剂出处】汉·《伤寒论》

【标准配方】赤石脂碎,一斤(30g)禹余粮碎,一斤(30g)汤剂,久煎,每日2次.

【作用与功效】功效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舌质淡苔白,脉迟弱者.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腹泻、功能性子宫出血、滑精自汗等病症.

1.顽固性腹泻以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艾滋病合并顽固性腹泻患者56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好转30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29%(《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7期)

2.功能性子宫出血(个案)以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病程4个月,冲任失司,血离其经,时时出血,以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合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主方,重用赤石脂和禹余粮以收敛固涩止血,乌贼骨、茜草补血止血,配以凉血止血的地榆、贯众,辅以收涩止血的乌梅炭、仙鹤草、龟板,而补骨脂既用其收涩之性又取其温补肾阳达到于寒凉药中的反佐之功,出血很快得到了控制.(《中医药通报》2012年第4期)

【按语】本方用于脾肾阳衰,寒湿中阻,络脉不固统摄无权,以致大肠滑脱不禁的泻痢.

方以赤石脂、禹余粮涩肠固脱.本方以久泻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辨证要点.若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便血夹杂黏液白冻,加阿胶、干姜黄芩;虚寒性月经过多和便血,加补骨脂、炒乌梅;肾阳虚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

临床报道本方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阴道炎、宫颈炎、崩中、漏下、白带、脱肛之久不愈者等病症.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