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吃什么药好?中西医治疗中药方剂与偏方处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疥虫是一种皮内寄生虫,啮食皮肤角质层组织,在表皮上掘成坠道,坠道长3~5毫米至10~15毫米,疥疮病容易在集体和家庭中流行传染。

[临床症状]

患者常有接触传染病史,发病多见于冬天季节,患处常发于病人的乳房,下腹、腰部、会阴、臀沟及大腿内侧,指缝、肘窝、脐周、腋前。皮肤有疥虫坠道及点状红色丘疹、水泡和脓疱,疥虫坠道为微弯稍隆呈灰色或浅黑色线纹。挑破水疱,可找到黄白色的疥虫、夜间剧痒。

[中医治疗]

方1硫磺五两

用法:硫磺加大葱五棵(洗净去皮),捣成泥状,放瓦上用文火烤干压粉末,外敷患处。

方2荔枝草二两

用法:加水煎服,或鲜草捣烂外敷。

方3黄芩10克皮硝10克忍冬藤、苦参各30克、黄柏10克、白藓皮、地夫子、蛇床子各15克。

用法:加水煎至1000毫升,外用洗患部。

方4红枣4枚、猪油、白糖少许。

用法:用猪油和少量水煎大枣,熟后加入白糖食用。有养血、润燥功效。

方5螃蟹一只。

用法:将整个蟹焙干后研成细末,加少量猪油调成膏,涂敷患处。有清热、润燥功效。

方6巴豆仁二钱:菜油二钱、茶油二钱.*

用法:将巴豆仁捣成绒状,加两种油调匀后,外敷局部患处。每天3次。

方7鲜象鼻草一斤

用法:把鲜象鼻草捣烂,水煎后待温漫洗患处。每天1~2次。本方广泛流传于少数民族中,有消炎、止痒功效。

方8藜萝根二两

用法:将药研成细末,与凡士林调匀后,涂患处。本方广泛传用于少数民族中,疗效明显。

[西医治疗]

方1硫黄软膏

用法:用10~20%硫黄软膏,外敷患处。

方2苯甲酸苄酯乳剂

用法:外涂患处,48小时后洗去。

方3丙体六六六霜剂

用法:外用涂患处。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