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茯苓四逆汤治疗肺胀(病毒性肺炎)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茯苓四逆汤治疗肺胀(病毒性肺炎)医案.

茯苓四逆汤

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烦躁轻证的主方,以烦躁、肢厥、脉微细为主证。方中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益气养阴,茯苓重用安神。现代用于各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慢性肠炎、大汗等见阳虚而阴液不继者。

【案】肺胀(病毒性肺炎)

董某,男,1岁。1994年2月28日诊。

其母诉:患儿15天前发病,在镇医院诊为“病毒性肺炎”,经输液、打针、口服中药(药不详)病情不见好转,来本所就诊。

刻诊:面色比白,鼻流清涕,神志萎靡,欲寐时烦躁不安,咳嗽气喘,鼻翼煽动,低热不退,动则汗出,大便清稀,稍一咳嗽则肛门流出清水,舌淡苔白,脉微细。

辨证:太阴、少阴合病,正虚邪恋。

治宜温阳益气、扶正祛邪。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茯苓四逆汤。

炙麻黄3g,附子4g,细辛3g,炙甘草3g,茯苓12g,红参8g,黄芪12g,干姜3g,五味子3g,重楼6g。2剂,水煎服。

服1剂咳喘减半,2剂服完热退喘止,大便转正常。唯有轻咳,此邪气未尽,正气未复,仍按原方稍事加减而愈。

按:病毒性肺炎,多发于冬春季节,抗生素治疗无效,西医没有理想的方法。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肺胀”“咳嗽上气”“马脾风”“肺炎喘嗽”范畴。

发病后可因体质不同、治法不妥而出现不同的变证,或邪陷厥阴,或心阳虚衰,或正虚邪恋等。麻附细辛汤、茯苓四逆汤均出自《伤寒论》,一为太少两感而设,病机为肾阳虚衰、客寒袭表;一为阳虚厥逆烦躁而设,病机为肾阴阳俱虚。本例见神志萎靡,欲寐时烦躁不安,脉微细,是少阴阳虚之象;大便清稀,咳嗽则肛门流出清水,鼻流清涕,咳嗽气喘,鼻翼煽动,低热不退,动则汗出为邪伤太阴。太(阴)少(阴)两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茯苓四逆汤。

方中麻黄、细辛、干姜宣散寒邪,温肺化痰治其标;红参、黄芪、茯苓、甘草、附子温阳益气治其本。五味子散中有收,重楼化痰解毒,标本兼顾。二方所主病证虽与病毒性肺炎不同,但病机相同,药证吻合,故服后可收到如鼓应桴的效应。

(学友余传广医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