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汗后身痛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汗后身痛医案。

本方主治太阳病发汗后,身疼痛加剧或新出现身疼痛,脉见沉迟,病机为营卫不和,气营不足,经脉失养者。方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倍芍药以和营血,增生姜以宣通阳气,加人参益气养营。

【案】汗后身痛

程某,男,45岁,1995年3月5日诊。因感冒发热,头痛无汗3天,某医给予扑热息痛+泼尼松,服后大汗出而热退症减。第二日突感身痛不已,汗出后身痛加剧,兼身软乏力,微恶风,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余辨为表证过汗,气营不足,经脉失养。予桂枝新加汤。

桂枝12g,炙甘草12g,白芍18g,党参20g,大枣12枚,生姜15g。2剂,水煎服。

上方服1剂身痛减,2剂服完,诸证均愈。

按:表证过汗,耗气伤津损液,致筋脉失养则身痛。桂枝新加汤既能调和营卫,又能益气生津而养经脉,故服2剂而愈。

【案】汗后身痛

费某,女,50岁,本村人,2013年5月11日诊。

主诉:汗后身痛5年余。

患者身体肥胖,活动后易出汗,稍干点活即心悸、胸闷,气短自汗,汗出后或天气稍变即身痛。起于产后体虚,平时易感冒。诊其脉迟弱无力,舌质淡暗,苔薄。

诊断:气血两虚,营卫不和。

方选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新加汤。

黄芪50g,当归身20g,桂枝15g,白芍30g,生姜20g,红参12g,龙骨30g,牡蛎30g,山茱萸50g,陈皮12g,大枣10枚,炙甘草12g,鸡血藤100g。

水煎服,3剂。

5月24日诊:用药后身痛虽减,却出现口渴,多汗,身倦无力。查其脉缓弱,舌暗红苔薄黄。此因红参、黄芪、桂枝燥热伤阴所致。上药改红参为西洋参,另加天花粉20g,生石膏30g,麦冬30g,五味子10g,仙鹤草60g,淫羊藿(仙灵脾)10g,仙矛10g。3剂,水煎服。以甘寒清热,益气生津。

上药用后口渴、多汗、身困、身痛等诸症消失,用生脉饮合玉屏风散善后。随访半年,愈后未发。

按:汗后身痛,多缘津伤筋脉失养所致。本例起于产后调摄失宜,气血不足,肺卫气虚,不能固表摄汗,致汗多津伤,筋脉失养而身痛。方用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桂枝新加汤调和营卫、益气生津;龙骨、牡蛎、山茱萸敛阴止汗;鸡血藤养血通络止痛。服药后出现口渴、多汗、身倦,为素体内热,不耐红参、黄芪、桂枝燥热所致。上方红参改为西洋参,加天花粉、生石膏、麦冬、五味子等以甘寒清热,益气生津;三仙汤扶正补虚,益气提神。由于药合病机,故获捷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