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中医称水肿,尿浊)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病理和临床疾病引起的一组常见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症候群,其病理类型分为:①膜性肾病;②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③系膜增生性肾炎;④微小病变型肾炎;⑤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的水肿等。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继发性感染、血栓栓塞、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本病的未成年患者在肾小球疾病中约占70%~80%,成人患者约占20%~30%。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水肿”“尿浊”之范畴。
肾病综合征处方
处方一
肾病综合征方1(叶氏经验方)
鲜荸荠苗30克,麻黄6克,连翘9克,赤小豆15克,白茅根30克,忍冬藤12克,茯苓9克,猪苓9克,车前草15克,车前子15克,白术9克,鸭跖草12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来势较猛,全身浮肿,颜面尤甚。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部肿痛,小便不利。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处方二
肾病综合征方2
(叶氏经验方)
制附片6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白术9克,芍药9克,茯苓12克,猪苓12克,车前草15克,杜仲叶6克,益母草12克,陈皮6克,白桃花6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全身浮肿,颜面少华,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小便量少。舌质偏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或沉细。
处方三
肾病综合征方3
(叶氏经验方)
三白草15克,垂盆草15克,生地黄9克,茯苓9克,丹皮9克,山萸肉9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地骨皮9克,黄柏3克,车前子15克,决明子12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浮肿较甚,午后低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冷。五心烦热,心悸不安,失眠盗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弦数。
处方四
肾病综合征方4
(叶氏经验方)
桂枝6克,茯苓9克,桃仁12克,赤芍9克,丹皮9克,益母草12克,丹参12克,王不留行12克,马鞭草12克,川牛膝9克,大黑豆末15克,月季花3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小便量少或伴血尿,水肿明显。颜面及口唇暗黑,皮肤有色素沉着或瘀点瘀斑。体重倦怠,时而出现针刺般腰痛。舌质暗紫或伴有瘀点瘀斑,苔薄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弦涩。
处方五
五苓散(《伤寒论》)
泽泻12克,茯苓9克,猪苓9克,桂枝6克,白术9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口渴欲饮,尿量减少,全身浮肿,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心窝部有振水音。
处方六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防己15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3片,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体力比较低下,体型较胖,皮肤色白,肌肉松软。全身倦怠,出汗较多,下肢明显浮肿,小便量少。
处方七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9克,石膏30克,白术9克,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3片,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体力相对较强之患者,全身浮肿,略有出汗,口渴欲饮,小便短少,四肢关节肿胀,局部疼痛且有热感。
处方八
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蒿12克,山栀子9克,大黄3~6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体力相对较强之患者,胸部至上腹部一带自觉膨满与不快,恶心欲吐,口渴欲饮,尿量减少,大便秘结,皮肤发黄且有瘙痒感。
处方九
真武汤(《伤寒论》)
制附子3克,茯苓12克,芍药9克,白术9克,生姜3片,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多用于新陈代谢较为低下,体质虚弱之人。心悸亢进,身重倦怠,四肢冷感,腹痛腹泻(不伴有里急后重),头痛头重,眩晕身颤。
处方十
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
地黄12克,茯苓9克,丹皮6克,山萸肉9克,山药12克,泽泻9克,知母9克,黄柏6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腰膝酸重,潮热盗汗,失眠耳鸣,口干欲饮,咽喉疼痛,尿黄涩痛,大便偏干。
处方十一
桃花汤(日本吉益东洞医师经验方)
桃花6克,大黄3~6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面色苍白,腹部胀满,按之绷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脉沉弦或沉实。
处方十二
营实汤(日本汉方医师经验方)
营实4克,大黄1克,甘草2.5克,水煎服。
【适应证】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体质尚可,口渴欲饮,气粗腹胀,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脉沉数有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