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地锦(《本草拾遗》),草血竭(《纲目》),扑地锦(《本草原始》)。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 if usa Will 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L.的干燥全草。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历史沿革】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中国药典》1995年版)。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软(《规范》)。
切制切段,晒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成品性状】为不规则段状。根表面暗红棕色,断面淡黄白色。茎细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叶片多皱缩,脱落,绿色带紫红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与用量】9~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处方应付】处方写地锦草、地锦付地锦草。
【炮制作用】使药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类、没食子酸,叶含鞣质。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