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乌麻、乌麻子(《千金》),油麻(《食疗》),黑脂麻(《大辞典》)。
【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 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省。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收全株,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历史沿革】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蒸法(《雷公》)。唐代有九蒸九曝法(《千金》)。宋代则有炒法(《圣惠方》)。清代有酒蒸晒法(《解要》)。现行有炒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烤制法(《烤制法》)等。
【炮制方法】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切制用时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炒制
取净黑芝麻,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爆声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2.烤制
先预热中药烤箱,使箱内温度达到180℃时,将铺薄层黑芝麻的烤盘放入烤箱,烤制3~5分钟,听到有爆裂声时,取出(《烤制法》)。
【成品性状】黑芝麻:呈扁卵圆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表面黑色。种皮薄,种仁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炒黑芝麻:微鼓起,表面黑色。有香气。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昏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9~15g;用时捣碎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处方应付】处方写黑芝麻、炒黑芝麻付炒黑芝麻。写生黑芝麻付生品。
【炮制作用】生黑芝麻滑痰,凉血解毒。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油中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的甘油酯,及木脂素类成分草芝麻素、芝麻林素及芝麻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卵磷脂和胡麻甙、叶酸、烟酸、蛋白质、细胞色素C、车前糖、芝麻糖等寡糖、淀粉分解酶。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