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黑脂麻、脂麻、乌麻子、巨胜子
【生长特征】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有短柔毛。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或上部互生,单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4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近全缘或疏生锯齿,接近茎基的叶常掌状3裂,两面有柔毛,叶脉上的毛较密。6~8月开花,花白色,常杂有淡紫以或黄色,单朵或数朵生于叶腋;花萼5裂;花冠唇形。8~9月结果,呈四棱,六棱或八棱,长筒状。种子扁卵圆形,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一端尖,另一端圆,富含油性。种子于秋季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分布地区】全国各省均有栽培。
【性别功效】味甘,性平。补肝肾、养血、润燥。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黑芝麻10克。
用法:微炒,研细粉,加入冰糖适量,开水冲服。
主治:肺燥咳嗽。
偏方二:
方剂:黑芝麻30克。
用法:炒香,研烂,加白糖适量,热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5~7天。
主治:乳汁分泌不足。
偏方三:
方剂:黑芝麻微炒。
用法:研细粉,加人食盐少许拌匀,每日服1~2匙,开水冲服。
主治:产妇乳汁不足,乳汁稀少。
偏方四:
方剂:黑芝麻油适量。
用法:每日50毫升,冲人菜汤或面条中服,连续服用。
主治:白癜风。
偏方五:
方剂:黑芝麻10克,桑叶10克。
用法:研细粉,蜜糖适量调服。
主治:肝肾亏虚,头昏,眼花,耳鸣。
偏方六:
方剂:黑芝麻适量。
用法:捣溶涂患处。
主治:诸虫叮咬,阴痒生疮。
偏方七:
方剂:蜘蛛及其他虫咬伤。
用法:研烂,外敷伤口。
主治:咯血、鼻衄、牙龈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八:
方剂:黑芝麻15克,微炒。
用法:研细粉,蜜糖30克调服。
主治:肠燥便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