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葚(《尔雅》),黑椹(《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果穗。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等省。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历史沿革】清代有蒸熟晒干为末(《新编》),熬膏(《指南》),酒蒸、熟地汁拌蒸(《得配》),酒炒法(《辑要》)等。现行有蒸制法(《汇典》)。
【炮制方法】净制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晒干即得(《中国药典》1963年版)。
炮制蒸制:除去杂质,蒸熟干燥(《汇典》)。
【成品性状】桑椹:为许多小瘦果集合而成的长圆形果穗。黄棕色、棕红色或暗紫色。气微,味微酸而甜。蒸桑椹:颜色加深。
【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用法与用量】9~15g;熬膏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处方应付】处方写桑椹付生桑椹;写蒸桑椹付蒸桑椹。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
【化学成分】含芦丁、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i、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糖、生物碱、强心甙、花青素甙、脂类、游离酸、醇类、挥发油、鞣质及矢菊素等。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豆蔻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桉叶素、香叶醇。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