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秦椒、蜀椒(《本经》),汗椒(《别录》),点椒(《纲目》)。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 in if ou mSie b.e tZu ce.或花椒Z anth oxy-lum bunge a 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河北、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历史沿革】汉代有炒去汗法(《金匮》)。此法为历代沿用。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蒸法(《雷公》)。唐代有火炮(《食疗》)和醋浸法(《心鉴》)。宋代有醋煮、火熨(《证类》),酒醋制(《总录》)和焙法(《妇人》)。明代除用酒、醋制外,又增加童便、米沽制(《普济方》),甘草煮(《要诀》),阿胶加醋制法(《准绳》)等。清代有面炒(《食物》),烘(《拾遗》),炒炭(《医案》),酒蒸、盐炙法(《得配》)等。现行有炒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醋制、盐制(《集成》),烤制法(《烤制法》)。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炒制
取净花椒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时,取出,放凉(《中国药典》1995年版)
2.醋制
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闷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花椒100kg,用醋12kg(《集成》)。
3.盐制
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集成》)。
4.烤制
先预热中药烤箱,使箱内温度达到110℃时,将铺薄层花椒的烤盘放人烤箱,烤制10分钟,取出(《烤制法》)。
【成品性状】青椒:略呈球形,裂开两瓣状。外表灰绿色或暗绿色,散有多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的皱纹。内表面类白色。气香,味微甜而辛。花椒:呈球形,腹面裂开两瓣状。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疬状突起的油点,内表面淡黄色。气香味麻辣。炒花椒:颜色加深,具油亮光泽。香气更浓。醋花椒:颜色加深。微有醋味。盐花椒:颜色加深,微有咸味。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疼,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处方应付】处方写花椒、炒花椒付炒花椒;写生花椒、醋花椒、盐花椒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花椒生用治湿疹及皮肤瘙痒。炒和炙后,毒性降低,辛散之性缓和。
【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成分,已鉴定了32个化合物,其中单萜8个,含氧单萜11个,酯类3个,其它成分10个;含量最多的是松油烯-4-醇,其余有胡椒酮、芳樟醇、桧烯、柠檬烯、邻-伞花烃、月桂烯、a-蒎烯、3-蒎烯、a-松油醇、花椒油素。青椒和花椒果皮含挥发油成分有所不同,青椒含爱草脑;花椒含柠檬烯,其次为1,8-桉叶素、月桂烯。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花椒为芸香料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目为其种子,功效不同。商品花椒往往混有较多的花椒目并有果柄残留,洗净后才能供配方用。其法是将碾碎机的两只滚筒之间的空隙调节为3~3.5mm,将花椒与花椒目分开,再用3mm的筛和一个竹匾,进行挑选,即能得到纯净的花椒(①。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孕妇慎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