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养生之家导读:京大戟主产于江苏等省。秋、冬二季采挖,那么,京大戟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和炮制方法都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常用别名】大戟(《本经》),龙虎草(《中药志》):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 ensis Ru pr.的干燥根。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江苏等省。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历史沿革】唐代有熬令变色、切炒令黄、炙法(《外台》)。宋代有生姜汁和面裹煨熟(《圣惠方》),细到炒令紫色(《博济》),浆水软去骨后煮焙干(《药证》),麸炒、酒炙、米泔水制、河水煮(《总录》),去皮炒法(《妇人》)。金元时代有醋浸煮(《儒门》),去芦,酒浸法(《瑞竹》)。明代有醋炒(《医学》),蒸制(《入门》),用枣同煮法(《通玄》)。清代有面煨(《集解》),

盐水炒法(《串雅补》)等。现行有醋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煨制法(《河南》)。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广防己.jpg

炮制

1.醋制

醋煮取净京大戟,加醋及适量清水,共煮至醋吸尽,取出,切厚片,干燥。每京大戟100kg,用醋3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醋炒取净大戟片,加醋拌匀,待吸尽醋,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大戟100kg,用醋30kg(《安徽》)。

2.煨制取面粉,加水适量,制成适宜的团块,然后将京大戟逐个包裹,置炉旁煨至面皮呈焦黄色,取出,剥去面皮,趁热切顶刀片1.5~1.8mm厚,放凉。每京大戟100kg,用面粉50kg(《河南》)。

【成品性状】京大戟:为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外皮灰棕色或棕褐色。切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醋京大戟:形如京大戟片。表面颜色加深,微有醋气。煨京大戟:表面颜色加深,微有香气。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1.5~3g。

【处方应付】处方写京大戟、制京大戟付醋制京大戟;写生京大戟付生品。

【炮制作用】京大戟生品有毒,泻下力猛,多外用。醋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

【化学成分】含大戟甙约0.7%。另含有机酸,生物碱,大戟色素体A、B、C,鞣质,树脂胶,多糖等。

【现代研究】药理研究用醋炮制后,京大戟的毒性显著降低(P<0.05)。而各种不同浓度醋液炮制的京大戟,其毒性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各种京大戟煎液对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使肠蠕动增加,肠平滑肌张力提高。随着炮制醋液浓度的提高,收缩强度似有增加的趋势,其中50%、70%浓度的兴奋作用特别明显1。生甘草与炙京大戟配用,无论甘草用量等于或大于京大戟时,小白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均未见增加。二药配用前后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与用量有关,等量配伍时镇痛作用减弱,甘草之量大于京大戟时镇痛作用有所增强,而且剂量小时更明显。二药配用大剂量时对兔肠运动不利,小剂量时影响不明显〕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醋京大戟,密闭,贮于阴凉干燥处。

【备注】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