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药物组成: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仁、大黄、羌活、防风各等份,竹叶、砂糖。
功效主治:清泻肝火。治肝火郁结所致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小儿急惊风之热盛抽搐等。
方解:本方病机为肝火郁结。故治当清泻肝火。方中主药龙胆草大苦大寒,直泻肝火;辅以栀子、大黄泻肝胆实火,导热从大小便分消。当归、川芎养肝血,以防火热伤肝血;佐以防风、羌活搜肝风,散肝火。竹叶清热除烦,引热从小便出;使以砂糖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泻肝火为主,兼养肝散郁之功效。
药理研究:解热,抗炎,抗菌,利尿,泻下,保肝,利胆,降血压,增强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其中龙胆草所含龙胆碱的抗炎作用显著,促进免疫功能,保肝利胆,利尿,降血压,抗菌;栀子解热,抗菌,保肝利胆,降压,利尿;大黄泻下,利尿,抗菌,抗病毒,利胆,抗溃疡;羌活、防风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当归增强吞噬功能和细胞、体液免疫,降血压,促进造血机能;川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临床应用:本方为清肝泻火之剂。以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为据;更宜于肝火所致目疾,头痛,小儿急惊风之热盛抽搐。用于全眼球炎,眶蜂窝组织炎,海绵窦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之头痛头眩,感染性疾病见脑部症状等属肝火郁结者。
现代制剂:小丸剂;汤剂。
用用法:口服,小丸,每次6g,一日3次,饭前竹叶煎汤送服;汤剂,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本方歌诀:泻青大黄栀龙胆,归芎竹叶防羌全,肝火头痛目赤肿,尿赤便秘急惊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