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原方配方组成】人参3克,白术15克(土炒),白茯苓9克,当归30克(酒洗),白芍30克(酒炒),枳壳1.5克(炒),砂仁3粒(炒,研),由栀子9克(炒),薄荷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神经精神症状及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该病一般在月经前7~14天周期性出现一系列症状,行经后即消失。其发生原因虽不十分明确,但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大脑皮层功能一时性障碍是其主要病理基础。
该病相当于中医“月经前后诸证”,其发病机理为经前经期阴血下注胞宫,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虚则阳亢,阴阳失于平衡,因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经行乳胀、经行头痛、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经行吐衄、经行发热、经行情志异常等。临床辨证分型有:肝郁气滞型、内脏热炽型、阳虚气少型、血痰阻络型、肾虚肝郁型、肝脾不调型、肝郁化热型、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腑热气壅型。解郁汤主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
解郁汤加减:白术15克,白茯苓9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枳壳1.5克,砂仁3粒,山栀子9克,薄荷6克,香附9克,柴胡9克,郁金12克,青皮9克。
热而躁怒者,加丹皮9克;胸乳胀痛有块者,加王不留行12克,瓜蒌9克,橘核6克;头痛者,加蔓荆子12克,菊花15克,薄荷12克,白芷9克;浮肿者,加车前子12克(包);呕吐者,加竹茹9克,半夏3克,陈皮12克,玫瑰花9克;阴道瘙痒者,加钩藤15克,荆芥9克,防风9克;如痰气互阻膈上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者,加厚朴9克,半夏3克,苏叶9克;气郁化热上灼于肺咳嗽、咯血、鼻衄者,去柴胡、砂仁,加麦冬12克,生地12克。
根据《辽宁中医杂志》1982,(6):26,程泽等报道:应用益肾解郁汤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疗效甚佳。处方:熟地12克,怀山药15克,柴胡6克,当归、白芍各9克,鹿角片、淫羊藿各12克,菟丝子15克,续断12克,制香附、八月札各9克,茯神12克,玫瑰花3克。夹瘀者,加丹参12克,鸡血藤15克;夹痰者,加海藻、昆布各12克。水煎,分2次服,日1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