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大熟地30克(九蒸),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川芎9克(酒洗),白术15克(土炒),粉丹皮9克,元胡3克(酒炒),甘草3克,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多发、非传染性、易于复发而又难愈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据调查在国内自然人群中患病率为1.23%,不同年龄性别者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发病居多。一般冬春季节易发或加重。本病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头皮、手背(手指)、肘、膝伸面、臀部、小腿等,多为泛发。皮损部位出现形状不一的红色丘疹,可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奇痒,夜间尤甚,抓之鳞屑脱落,有点状出血现象。有的皮损部位红斑上起脓疤、渗液、结痂及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等症。临床上又根据不同症状分为寻常型、关节型、红皮型、脓疤型。寻常型又分为进行期、静止期。目前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病至今还未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国内据临床统计资料认为诱发
本病的主要因素有感染、外伤、物理刺激、过敏反应、神经与精神因素及内分泌障碍等。具有先天性体质的人在以上因素的刺激下,一般都先引起皮肤损害而后发病。
本病与祖国医学记载的“白疙”、“白风”、“干癣”、“松皮癣”等相似。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营血亏损、风毒内蕴、生风生燥、气滞血瘀、经脉阻滞,令肌肤失养。临床常常分为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血瘀风燥型等症型。加味四物汤适于血瘀风燥型银屑病。
加味四物汤加减:赤芍20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粉丹皮10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15克,甘草6克。兼有血热者,加用板兰根20克,紫草15克,苦参10克;血燥者,加用鸡血藤30克,生地30克,土茯苓25克;瘙痒剧烈者,加用玳瑁15克,地肤子15克;鳞屑较多者,可配合外洗药,或配以相应的软膏。
根据《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1):27,李志报道: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0例。痊愈(皮疹消退>90%为基本痊愈)15例,占21.4%;显效(皮疹消退60%~90%为显效)27例,占38.6%;有效(皮疹消退30%~60%为有效)17例,占24.3%;无效(皮疹消退<30%为无效)11例,占15.7%。总有效率84.3%。处方:生地、当归、川芎、赤芍为基本方。活动期加清热凉血的白花蛇舌草、丹皮、蚤休、黄芩;病情稳定后加行气散结的莪术、三棱、黄芪、牡蛎;兼血瘀者,加活血化痰的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兼脾虚者,加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伴咽痛者,则利咽养阴加牛蒡子、山豆根、元参、麦冬;伴有关节疼痛者,予祛风通络加秦艽、独活;月经不调者,予调经加益母草、泽兰。每日1剂,分2次服。最短服用4周,最长24周,平均9.6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