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汤经间期出血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子宫出血。两地汤经间期出血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方配方组成】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白芍肉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烊化)。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子宫出血。系指在两次月经之间阴道少量出血。其一般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16天,出血量较少,一般持续1天或数天,或伴一侧下腹部不适,多认为其是由于雌性激素在排卵期暂时性水平下降所致。

经间期出血属中医“崩漏”、“月经先期”等范畴。临床可分为肾阴虚型,湿热型,肝郁化热型。两地汤主要适用于肾阴虚型、

两地汤加减:生地18克,元参15克,白芍12克,麦冬15克,阿胶9克(烊化),地骨皮12克,甘草6克。

腹痛甚者,加元胡15克,丹参18克;腰痛者,加枸杞15克,女贞子15克;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1)根据《江苏中医》1994,(8):27,刘家风报道:采用两地汤加减治疗肾阴虚经间期出血1例,痊愈。处方:生地黄30克,玄参20克,麦冬、白芍(炒)、丹皮各1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侧柏叶各10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根据《天津中医》1992,(2):16,刘永志等报道:采用两地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等20例,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处方:生地黄15克,地骨皮9克,玄参、麦冬各15克,白芍9克,阿胶12克(烊化),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小蓟、侧柏炭各12克,丹皮10克。于月经周期第10~16天开始服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3)根据《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3):30,王庆侠报道:采用两地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1例,痊愈。处方:生地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阿胶10克(烊化),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栀子10克,地榆12克,炒槐花10克,7剂,水煎,每日1剂。每月发病时服药7剂,连服2个月,月经期间停止。有效后以原方配丸剂,每于月经后服药1周,调理4个月,未再复发。月经亦正常。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