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养生之家导读:证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发狂或喜忘,或身发黄,那么抵当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下面小编给您介绍下。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水蛭6克,虻虫6克,桃仁9克,大黄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方歌速记歌诀】

抵当汤中用大黄,水蛭虻虫桃仁藏,

主治下焦瘀血证,破血逐瘀力量强。

【功用】破血逐瘀。

【主治】下焦瘀血证。证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发狂或喜忘,或身发黄,或经水不利,舌质紫暗,脉沉涩。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山药;发热者,加玄参、麦冬;血虚者,加熟地、何首乌、黄芪。腹部胀满甚者,加香附、小茴香等。

【方论】本方所治之证,为瘀热互结,血蓄下焦引起,血蓄发狂,表明瘀热互结已深,病重势急,攻逐不可稍缓,治当选用活血峻品以破血逐瘀。故方用功擅破血逐瘀,药力峻猛之水蛭、虻虫为主要药物。水蛭咸苦性平,有毒,人肝经,“主逐恶血瘀血”(《神农本草经》卷三),具有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人血分而不伤气分的特点,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所著:“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人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且服后腹不觉疼,并不觉开破,雨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药也。”虻虫微苦微寒,亦入肝经,而“专破瘀血”;《本草从新》卷六谓之“攻血遍行经络,坠胎只在须曳”,其逐瘀之力较水蛭为甚。二药一飞一潜,相须为用,则破血逐瘀之功尤强。再辅以活血祛瘀的桃仁、大黄,则攻逐瘀血的作用更为峻猛。瘀热互结较深,得擅长荡涤肠胃的大黄,既可使内蓄瘀血从下窍而泄,又可通过“釜底抽薪”使热邪从下窍而去,体现了“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因势利导的用药原则。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遣药较猛,药力尤著,意在峻攻;二是火中寓下,因势利导,邪去有路。

【医论】蓄血一证,乃热与血相结,血变浓稠而成瘀,瘀与热互结于下焦所致。瘀热互结下焦,阻滞气机,故少腹硬满。膀胱,大肠,胞宫皆位居下焦,血蓄下焦,究为何腑?依据小便自利,大便硬而易解,经水不利等症分析,其部位当是肠腑与子宫。血未蓄于膀胱,膀胱功能正常,故小便自利。热与瘀结于肠道,热灼津液,故大便硬;屎虽硬而混有瘀血,血与粪并,故易下而色黑。瘀热结于胞宫,冲任受瘀热上扰,神明扰乱,故神志异常而发狂,喜忘。发黄一证,一般因于湿热郁蒸而形成,此种发黄皮肤色黄鲜明如橘子,多伴小便不利,脉滑数。本方证之发黄,既与瘀热互结,新血不生,荣气不能敷布有关,亦与血瘀于里,肝藏血失常,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有关。何以知,瘀血

所致?一是皮肤黄晕如油,其色微熏,二是伴见小便自利,发狂,舌质暗,脉沉涩等症。此如成无己所谓“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予茵陈蒿汤。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热,为热结下焦而为蓄血也,与抵当汤以下蓄血”(《伤寒明理论》卷四)。

【验案】

周姓少女,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是干血劳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䗪虫丸,每服三钱,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差矣。越三月再诊,面颊以下几瘦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呻吟不绝。深悔前药之误。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原气已伤,攻不胜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虻虫一钱,水蛭一钱,大黄五钱,桃仁五十粒。服药后下瘀血甚多,胀减痛平。惟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芪、当归、党参、川芎、白芍、陈皮、芜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岁矣(《经方实验录》)。

【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应用抵当汤给高粘血流的动物模型和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治疗,结果表明,抵当汤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可降低甘油三和β脂蛋白的含量,但对胆固醇的作用不明显;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可显著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含量。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