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睡中不自觉地排尿。多见于儿童,而且在夜间,故亦称“小儿夜尿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症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低弱,对来自膀胱的刺激“警卫”机能消失或减弱时,即出现不随意地排尿。一般5岁以上的小儿就能自已控制排尿。小儿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或贪玩,
过度疲劳,晚上睡觉过熟,或者换了新的环境不适应等,就会不自主尿床。也有因家庭缺乏教养与训练,养成尿床的不良习惯。多见于5~15岁儿童,表现为精神疲惫,饮食无味,面色萎黄,肢体酸软无力,发育较差等。患儿主诉在睡中遗尿时,多半有急于去厕所排尿的梦,部分患儿可在遗尿后惊醒,有的一夜遗尿数次或数夜一次不等,可持续数月、数年,症状时好时坏。
遗尿症证属中医“遗尿”、“遗溺”、“尿床”等范畴。其发病多与肺脾肾气虚,病后体弱,肝经湿热等有关。中医多分型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下元虚寒型等。
根据《四川中医》,1982,创刊号:35,彭宪彰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遗尿症证属肺热郁结型11例,全部治愈。处方:麻黄6克,甘草3克,生石膏12克(先煎),杏仁9克,桔梗9克,山药18克,知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