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简称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药酒,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潮热盗汗、面色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须发早白。
泡酒最佳搭配:
熟地黄配山茱萸——熟地黄甘温滋润,善补阴血,为治肝肾阴虚之要药。山茱萸微温不燥,补而不峻,能平补阴阳,养髓荣筋。两药合用,补益肝肾之功更强。用于肝肾不足诸证。古方“六味地黄丸”中即有此两药。
熟地黄配生地黄——熟地黄甘温味厚,补血滋阴。生地黄甘寒质润,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之功。
熟地黄配砂仁——熟地黄甘温味厚,善于补血滋阴,但药性滋腻,大量长期服用,有碍胃之弊。砂仁辛散行气,化湿健脾。两药合用,取砂仁调理脾胃,可以使熟地黄充分发挥滋补之功,而无滋腻碍胃之弊。此外,砂仁行气下达,具有“引诸药归宿丹田”之功,故可引熟地黄归入肾经,滋补肾阴。
作用与功效点评:
地黄分鲜、生、熟三种,均能滋阴生津,治疗阴血津液亏虚诸证。但三者功效、主治又有明显区别。
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力稍逊,清热凉血、止渴除烦之功最佳,且滋腻性较小,血热阴亏、热邪较盛者多用。鲜地黄一般不用于药酒方中。
干地黄,即生地黄,甘寒质润,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力较鲜地黄为逊,滋腻性亦较小,血热津伤或精血阴液亏虚有热象者宜用。生地黄可用于药酒方中。
熟地黄则味甘性微温,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一切精血阴液亏虚、偏寒或热不甚者宜之,且滋腻性强,每与少量砂仁或陈皮同用,可保护胃气,促进药力吸收。
乌须葆春酒
制何首乌30克 熟地黄匹5克 女贞子25克
早莲草25克
生晒参15克
枸杞子25克
灭甘草11克
麦门条25克
药物放入1500毫升白酒中密封存储,不时摇晃,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每天10~30毫升为宜。
乌须葆春酒乌发润肤,补肾滋阴。适用于精血不足、肾精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面色少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者。
经验方解:
重用何首乌补肾养血乌发为君;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益肾滋阴养血为臣;生晒参益气以助阴血化生,也为臣药。女贞子、旱莲草(即二至丸)滋补肝肾为佐;炙甘草味甘,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药酒方也可作为养颜美容的功能饮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