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触与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仆肿痛。
【外用药效】茜草素有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茜草有体外抗肝素作用。
【现代临床外用】
1.头疽取鲜茜草茎叶适量,先用清水洗去尘灰,再用凉开水冲洗干净,然后捣成糊状,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将捣烂的茜草外敷患处,外用消毒纱布包好,初起者1天1换,溃烂者半天1换,一般1~3天肿消痛减,10天左右痊愈。
2.崩漏鲜茜草全草60克(或干品30克)。每天1剂,水煎取汁1000~1500毫升趁热浴足,并轻揉足底,每次15分钟,每天2~3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出血停止后再用上法巩固治疗1周。下次月经来潮后第3天无论出血量多少,均用上法连续治疗7天,连用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
3.止血取普通茜草根片制成粉末,过80目筛,消毒,然后加1%桉叶油适量,于无菌条件下分瓶包装备用。使用时先清理拔牙创,待牙槽窝内明显出血或充满血液时,用喷洒器均匀喷洒一层茜草粉,再用棉卷局部压迫。
4.手足麻木桑叶20克,茜草、牛膝各30克,水煎频洗患部。连用数次可获显效。
5.软组织损伤茜草根200克,川军100克,共制粗末,布包煮20分钟,先洗温后敷包。冷后放置,可再次加热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