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用量与副作用_怎么解除消失

养生之家导读:蟾酥攻毒消肿,通窍止痛,强心利尿。那么,蟾酥的用量与副作用_怎么解除消失?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蟾酥

【别名】蟾酥眉脂、蟾酥眉酥、癞蛤蟆浆、蛤蟆酥、蛤蟆浆。

【基原】本品为蟾酥科动物中华大蟾酥BufobofogargurzansCantor或Bufo mela nostic 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

【产地】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辽宁、湖北、新疆亦产。

【炮制研究】夏、秋季捕得后,将体表洗净,晾干,然后刺激其耳后腺及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浆液须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否则易变黑色;并须立即加工,以免时间过久而变质。用120目铜筛过筛,晒干即得。

酒蟾酥:取药材,捣碎,用白酒浸渍,不断搅动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每次蟾酥10kg,用白酒20kg。

乳蟾酥:取原药材,捣碎,用鲜牛奶浸渍,不断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研粉。每蟾酥10kg,用鲜牛奶20kg。

蟾酥粉:取原药材,捣碎,研成细粉。

炮制对蟾酥药材中的内酯类成分有影响。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对蟾酥原药材与蟾酥酒制品和滑石粉中的蟾毒内酯类成分及脂蟾毒配基进行测定。结果:蟾酥酒制品和滑石粉制品中的蟾毒内酯成分的含量分别下降16.4%和32.6%,脂蟾毒配基含量分别下降14.4%和46.0%。炮制可使蟾酥药材中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降低,有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所以,蟾酥的炮制方法应当慎重,特别注意在炮制过程中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功效与主治】攻毒消肿,通窍止痛,强心利尿。用于疔疮痈疽,咽喉肿痛,龋齿作痛,慢性骨髓炎,中暑吐泻,腹痛神晕,小儿疳积,中风昏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冠心病,癌肿,手术麻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研末0.3~0.9g。外用:烧存性,研末敷或熬膏摊贴。

【副作用】蟾酥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小鼠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痉挛、竖毛、兴奋、跳跃、惊厥、心律不齐,最后麻痹而死。蟾酥及其成分对小鼠的LD50:静注41.0mg/kg, 皮下注射96.6mg/kg, 腹腔注射26.81mg/kg;蟾力苏,静注6.01mg/kg,皮下注射124.5mg/kg,腹腔注射11.5~16.3mg/kg,灌服64.0mg/kg;华蟾毒精,腹腔注射4.38mg/kg;蟾毒灵,腹腔注射2.2mg/kg;蟾酥特尼定,静注1.3mg/kg;去乙酰毒素,皮下注射6.45mg/kg,灌服24.5mg/kg;蟾毒素, 给犬静注LD50为0.36mg/kg, 灌服MLD为0.98mg/kg。给药期满后1天,全部处死解剖,肉眼观察各组动物各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心、肺、肝、脾、肾、脑及肾上腺等组织切片亦未见任何病变。

【副作用症状】潜伏期0.5~2h。早期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口唇及四肢麻木、头昏嗜睡、流涎、口腔黏膜有白色斑块,部分病人有腹痛、水样便、心悸、心跳缓慢或呈窦性心动过速,并可伴窦性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窦房传导阻带、房室分离、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窦房传导阻滞可导致阿-斯综合征,表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汗、脉搏细弱、口唇紫绀、血压下降,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蟾酥浆汁溅入眼内,起初觉得剧痛难忍、流泪不止、眼睑肿胀、羞明、眼结膜充血,并可致角膜溃疡。

【救治】

1.催吐、洗胃、灌肠,必要时高压灌肠,内服蛋清等保护剂,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2.补液,并补充大量维生素B、维生素B6和维生素C,有尿后可加人适量氯化钾缓慢静脉注人。

3.应用硫酸阿托品,以抑制蟾酥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带来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如效果不明显或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先兆时,可加用异丙肾上腺素;若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加用利多卡因,以防发生室性颤动。

4.对症治疗。

5.鲜芦根120g捣汁内服,或生大黄15g煎汤代茶。

6.蟾酥误入眼中,应先用大量冷开水冲洗,再用紫草汁洗涤或点眼。也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并酌情滴用抗生素或可的松激素眼液,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及维生素A、维生素D。

【合理应用】

1.消化道恶性肿瘤第1个月,蟾酥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第2~3个月,每日肌注4~8mL,3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个月进行第2个疗程,用药期间支持对症处理但停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晚期肝癌患者36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占30%,改善占70%;肿瘤体积缩小占2%,增大占26%,没有变化占72%;生存期大于半年为100%,大于1年占65%,大于2年占22%。

2.皮肤癌蟾酥10g,研细,放入30mL生理盐水中,浸泡10~48h后,蟾酥成糊状,再加入外用的磺胺软膏拌匀,制成含10%或20%的软膏备用。肿瘤周围用75%酒精消毒后,将软膏均匀地涂在肿瘤上。结果:19例肿瘤消失,活检后未发现癌细胞,有效率占47.5%,5年治愈率占22.5%。

3.乳腺癌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乳腺癌23例,获得较好疗效。治疗方法:肌注华蟾素注射液4mL,每日2次,连用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例(1年后无复发),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有效者瘤体明显缩小。

4.白血病取重125g蟾蜍15只,去内脏洗净加黄酒1500mL,封闭于瓷罐中,置铝锅内加热,煮沸2h,过滤备用。成人每次15~30mL,每日3次,饭后服,儿童酌减。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服药15天,间歇15天,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输血等。治疗白血病32例,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24例。

5.癌性疼痛以自身对比方法观察巴布型蟾酥膏与氧化锌蟾酥膏的止痛效果。每个病例随机抽签决定先给何种剂型蟾酥膏,在疼痛处外敷1种剂型2h内无效者,即给予另1种剂型,如果首次抽签的1种剂型药有效,另1种剂型膏药则在3天后癌性疼痛重新发作时开始使用。结果:巴布型蟾酥起效时间为3~65min, 半数以上病例为10~20min, 显效时间为1~8h, 总缓解时间为3~72h, 巴布型缓解时间优于氧化锌型,但无显著差异。

6.腰椎横突综合征放松腰臀部肌肉,用拇指及中指分别按压第3腰椎两侧横突尖端的激痛点1min, 然后指压臀中肌压痛点, 指揉臂中肌、臂大肌、内收肌处痉挛的肌肉索条、结节,松解分离局部粘连。用蟾酥膏(由蟾酥、雪上一枝蒿等组成),在指压部位,主要是第3腰椎横突端的激痛点及臂中肌痛点贴敷。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11例,显效94例,好转5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89%。

7.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痛蟾酥膏穴位贴敷,3~5天更换1次,4次为1个疗程,雷公藤糖浆15mL,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痛1700例,显效870例,有效750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95%。

8.坐骨神经痛蟾酥、细辛、丁香、雪上一枝蒿等组成的蟾酥膏贴肝俞、肾俞、腰俞、环跳、市风、梁丘、阳陵泉、悬钟等穴,每5~7天更换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142例,有效8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

9.结核病用蟾酥水溶液总成分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总量16~20mg,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1~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83.7%,痊愈率46.5%。

10.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华蟾素每日肌肉注射4mL,30天为1个疗程, 用药1~3个疗程。结果:治疗HbsAg、HbeAg、PH-SA-R、DNA P阴转率分别为21.09%、38.89%、63.64%、50%。抗HBs、抗H Be的阳转率为19.29%及23.45%。表明华蟾素对HBV复制有较明显的抵制作用。

11.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华蟾素每日肌注1次,每次2支,连用1个月(1个疗程)。并口服维生素,静滴葡萄糖等综合保肝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结果:60%~85%患者各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序下降, 其中以GPT下降最为明显。各项肝功能指标过正常值为30%, 14.3%HbsAg转阴, 28.6%滴度呈不同程度下降, 18例HBV感染者治疗HbeAg转阴率为45.45%, 抗H be阳性率为16.67%。12.手术麻醉将蟾酥溶于75%酒精,制成1%~4%酊剂备用,用消毒棉球蘸2.5~3.0mL,涂咽后壁、咽前弓、咽后弓及扁桃体各2次。涂药3~5min后行扁桃体切除手术, 每次用量相当于25~50mg生药,观察150例,麻醉优良率达85%。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口服干蟾粉1.0g,强的松10~15mg,每日3次;紫金锭2片,每日2~3次。结果:7例治愈,6例有效,多数在用药后10天内粒细胞开始下降。

14.抢救循环障碍蟾酥每次服4~8mg,每日服2~3次。结果:12例用药后2~48h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表现为脉搏减慢,尿量增加,水肿减轻或消失,肝脏缩小。用蟾酥治疗频发性早搏,效果良好。方法是:蟾酥1mg,1日3次口服。结果:显效26例,有效29例。其中室性与室上性早搏的有效率为68.9%和68.4%。

15.乳腺增生蟾酥膏外敷,每周换药3次。对照组换药3次。对照组口服乳康片。2组均加小金丹。3周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停药1周,连续3个疗程。结果:蟾酥膏痊愈104例,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效率为79.01%。

16.化脓性感染蟾酥注射液每次10~20mg,每日2次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抗菌消炎药物。结果:痊愈204例,好转2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3.2%。

17.腮腺炎将活蟾蜍的皮完整的脱下,迅速将内皮面(带有蟾蜍液面)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24h换1次。结果:正确贴敷1h后疼痛即减轻,24h后局部炎症缓解。共治小儿腮腺炎11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18.急性咽炎蟾酥2g,白矾、雄黄各60g,黄连25g。每次2~3丸,每日3次。结果:痊愈94例,有效44例,有效率达86.7%。

19.失活牙髓蟾酥1.5g,凡士林1.5g。将蟾酥置乳钵中压成粉末状,加上凡士林调和均匀成膏糊状。患牙去尽龋腐,暴露穿髓孔处,防湿吹干后,放人两粒芝麻大小的上述蟾酥失活膏封上,24h后复诊,可见牙髓神经已被完全杀死失活。全程患者无任何痛苦及不良反应。复诊时,揭去髓室顶封,去除冠髓。结果:完全无痛感者1320例,有微痛感者80例。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牙髓充血,均未见浸润炎性细胞及组织坏死。在蟾酥失活作用下均为正常的牙髓组织。20.落枕取活蟾蜍2只,置于20℃温水中待用。先将两块砖放于炉上加温至炙手,再将蟾蜍背部贴在砖上,使蟾酥溢出。待砖冷却至不能灼伤皮肤时(要有烫感),将有蟾酥的一面紧贴在痛剧处,至完全冷却时换上另一块。1天1次,2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愈者60例,3个疗程治愈者2例。

21.小儿头皮感染取蟾蜍1只,重约100~150g,洗净后备用。治疗时,用小棒(如筷子)适度敲击蟾蜍全身,待其皮肤腺体(尤其是耳后腺)分泌出乳白色蟾酥时,将蟾蜍紧贴患儿头皮感染部位反复涂抹(溃烂部位应适当多涂),直到感染部位全部涂抹为止。结果:治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22.疮疡巴豆50g,乳香90g,蓖麻子仁90g,蟾酥3g,雄黄20g,冰片20g,鲜鲫鱼1条,头发36g,香油1500g,铅丹750g。将上方药物除蟾酥、雄黄、冰片外,置香油中炸枯捞出,香油熬至滴水成珠后,按一丹二油比例下丹,成膏后锅离火片刻,再已研细的蟾酥、雄黄、冰片下锅搅匀,将膏药倾人冷水中,拉拔数十次去火毒。需用时将膏药炖烊,根据病变范围选用大小适当的棉布,取适量膏药滩涂于棉布上备用。用法:将膏药用火烤化,贴敷患处。疮疡未破溃膏药宜厚,3日1换;疮疡已破溃宜薄,每日1换。换药时将疮口内分泌物拭净,脓腐物多时疮口内可先将掺入祛腐药,脓腐已尽者可掺人生肌收口药,然后将膏药贴在疮口上。结果:急性淋巴结肿大为56例,均于用药7~12天肿大淋巴恢复正常,疼痛消失,余72例各类疮疡中,49例于用药6~15天肿块完全消退,疼痛消失;23例于用药3天后炎症局限,脓肿形成或自溃出脓,未破溃者均经切开排脓,后根据疮中情况配合应用祛腐生肌药,均于7~15天疮口愈合。23.化脓必中耳炎蟾酥、蜈蚣研成细粉,食用香油混匀取上清。每日1次,1次1~5滴,滴入外耳道,7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愈129例,显效55例,好转2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3.1%。

【配伍禁忌】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