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蔓荆子不适合什么人

养生之家导读:常用中药临证禁忌包括的中药品种较多,适合中医师参考和阅读,那么蔓荆子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蔓荆子不适合什么人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成熟果实。单叶蔓荆主要产于山东、江西等地;蔓荆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生用或炒用。以粒大、饱满、具灰白色粉霜、气辛香者为佳。

【处方用名】蔓荆子。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清利头目,疏散风热。主治目赤肿痛,风热表证。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胃纳不香,或不饥不食,或胃冷胀满者慎用。

2.头痛,目赤肿痛,阴虚有火者慎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蔓荆子气轻味辛,性升而浮,上行而散皮,故血虚有火上逆不宜使用。如临床表现为头痛目眩,面色不华,唇色淡白,爪甲不荣,脉细弱无力等,属肝血不足者不宜单用。

2.风寒头痛者不宜使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

1.蔓荆子味辛质轻,上行而散,能除头面之风,擅治头目耳齿诸痛。用于治疗风热头痛,常与薄荷、桑叶、菊花等配伍;气虚头痛,可与黄芪、人参、升麻、柴胡同用;若血虚头痛,可与当归、川芎同用;用于治疗风热上攻,牙龈肿痛,常与石膏、白芷共用。本品亦用于治疗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畏光多泪,常与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同用;若肝经热盛,白翳遮眼,可与防风、羌活、蝉蜕、决明子配用;若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或睑眦赤烂,可与五倍子煎汤内服或外洗;中气不足,清气不升,内障失明,常与黄芪、人参、甘草伍用。本药还可用于湿痹拘挛。用于治疗风湿在表,头身疼痛,常与羌活、独活、川芎配伍;若风湿相搏于筋骨之间,筋挛骨痛,可与川芎、何首乌、威灵仙同用。

2.蔓荆子与藁本、白芷三药皆能升举清阳而用于治疗头痛,蔓荆子偏治风热头痛,其部位偏于太阳穴附近;藁本、白芷偏治风寒头痛,藁本所治头痛偏于巅顶脑后,白芷所治头痛偏于前额眉棱骨间,实为同中有异也。

3.蔓荆子乃植物种子,根据药性理论,种子类药材应主沉降,但蔓荆子反而主升浮,故有“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的说法。一般认为,本品以用于治疗头目疾患为主,也兼能用于治疗耳、鼻疾患。

4.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中有“头痛加蔓荆子”之说。《本草新编·卷四·蔓荆子》也认为:“蔓荆子止头痛圣药,凡有风邪在头面者,俱可用,而吾子又以为不可频用,谓其功而不补也。”“蔓荆子在佐补药中,以用于治疗头痛尤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也。”而根据临床实践,蔓荆子所主治的头痛应以太阳穴疼痛最佳。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