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蔓荆子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那么,蔓荆子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蔓荆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 folia L.var.simpli c folia Cham.或蔓荆Vitextri 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单叶蔓荆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 蔓荆主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处方用名】京子、荆子、蔓荆子、炒蔓荆子。

【炮制加工】(1)蔓荆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2)炒蔓荆子:取净蔓荆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揉搓去膜,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属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等症。

常用剂量:5~9g。内服:煎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治偏头痛经验:蔓荆子200g,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每次徐饮10~15mL,每日3次。(《民间名方》蔓荆子酒)2.治头痛经验:头痛数年,时轻时重,蔓荆子60g,煎汤200mL,每日分3次服下。(《中医杂志》,2000年第12期)3.治习惯性便秘经验:蔓荆子60g,煎汤200mL,每日分3次口服。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陈梦雷经验:治头风眩晕,闷气则欲倒。蔓荆、甘菊花、半夏(汤泡)、羚羊角(屑)、川芎、枳壳(麸炒)、茯神(去木)、黄芩、防风各23g,麦冬、石膏各30g,地骨皮、赤箭、细辛、甘草(炙)各15g。每服9g,水1盏,生姜15g,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时温服,忌热面饴糖羊肉。方中蔓荆子配伍川芎治头痛、身痛。(《医部全录》蔓荆子散)2.王怀隐等经验:生发,蔓荆子3两(120g),桑寄生5两(200g),桑根白皮2两(80g),白芷2两(80g),韭根2两(80g),鹿角屑2两(80g),马脂5合(335mL),五粒松叶3两(120g),甘松香1两(40g),零陵香1两(40g),生乌麻油3斤(1900g),枣根皮汁3升(6000mL)。方剂主治:血虚头风,须发秃落不生。上锉细末,绵裹,纳脂及油枣根汁中,浸1宿,以慢火煎,数数搅,候白芷色焦黄,膏成,去滓,收瓷盒中。每日揩涂须发不生处,10日后即生。(《太平圣惠方》)。

【注意事项】

1.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