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茴香、大料、舶茴香、八角大茴、大八角、八角。
【生长特征】常绿乔木,高10余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被柔毛,叶脉羽状,中脉下陷,侧脉稍凸起;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花圆球形,淡粉红色或深红色,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瞢荚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有红棕色,星状体径约2.5~3厘米,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一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二次花期在第一次果期之后,第二次果期为翌年2~3月。果实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转红后晒干。
【分布地区】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福建、贵州、台湾等省区。此物多生于温暖多雾,湿度较大的山地。
【药性功用】味辛、甘,性温。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八角根皮。
用法:研炒研为细末,每服10克。早晚用黄酒冲服。
主治:内伤腰痛。
偏方二:
方剂:八角根。
用法:焙干研为细末,和糯米饭一捣烂敷患处。
主治:无名肿毒,痈疽。
偏方三:
方剂: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子15克,生葱白,五苓散。
用法:茴香、大麻子同炒后,去除大麻壳,研作末,生葱三七个煎汤,调五苓散服。
主治:大小便皆秘,腹胀气促。
偏方四:
方剂: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00克,乳番少许。
用法:水煎服取汁。
主治:小肠气坠。
偏方五:
方剂:八角茴香6克,木香6克,丁香6克,白豆寇10克。
用法:共炒研为细末,开水送服,或水煎服。
主治:胃痛。
偏方六:
方剂:八角根皮6克,黄酒,红糖。
用法:八角根皮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后服。
主治:跌打损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