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归胶艾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养生之家导读:芎归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养血。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芎归胶艾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芎归胶艾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金匮妊娠:4)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川芎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1]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注释:

[1]干地黄:俞本干地黄为六两。

【功效配伍】芎归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养血。方中用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温补冲任,暖宫安胎;甘草调和诸药;清酒以行药力。诸药合用,调补冲任,养血和血,温经止血。

上七味药,用水与清酒合煮,去滓,再入阿胶令消解,一日服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芎归胶艾汤治妇人漏下、半产下血、妊娠下血,证属冲任虚寒,阴血不固。症见非经期漏下者;或半产后,下血不止者;或妊娠下血,腹中痛,为胞阻。

妇人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正常者经水按时而下,则为月经;若受孕者,则阴血入胞以养育胎儿;生后者,则阴血蓄之为乳汁。此妇人漏下、半产、妊娠胞阻3种下血,皆为冲任脉虚,寒气凝滞,阴血不能固守。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不能统领经血,故见漏下,或半产下血;冲任脉虚损,胎失所养,故见妊娠下血,假若伴腹中痛者,亦称作胞阻。胞阻为冲任脉气虚弱,不能固血,致阴血下漏不能入胞养胎;冲任虚寒,胞脉阻滞,胞胎气血环转不顺,故致腹中隐隐作痛,或腹痛畏寒喜温。以上3种下血,病机相同,故可用胶艾汤温经止血,一方通治。

【用方思路】芎归胶艾汤温经止血之功甚著,为妇科血证要方,此亦为后世妇科要方四物汤的祖方。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云:“盖芎、归、地、芍,此四物汤也,养血补血,莫出其佑。”临证气虚甚者,加黄芪、人参、白术、山药;若出血多者,减少川芎用量,加棕榈炭、贯众炭、地榆炭等;若伴肾虚者,加桑寄生、焦杜仲、续断等。芎归胶艾汤临床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全流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医案举例】(1)张建荣医案:房某,女,46岁,2009年8月17日初诊。月经1个月两潮,每次持续3天不等,经量多,无血块,先红后暗。近日因劳累过度,导致前阴下血不止,于2009年8月15日下血,至今未止,眼睛干涩发雾。特从外地前来求治。在门诊诊病时,患者血从裤腿流出滴至地板数滴,色鲜红,便急去卫生间换纸。腹不痛不凉,有少量白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冲任脉虚,阴血不固。治宜养血益气,健脾止血。处方胶艾汤加减:生地黄20g,当归10g,川芎5g,炒白芍15g,阿胶10g(烊化),生黄芪15g,党参15g,焦白术10g,炙甘草8g,地榆炭15g,焦贯众10g,棕榈炭15g,茜草10g,仙鹤草15g。

因患者路途遥远,要求多带中药,故取16剂药,嘱其水煎连服8剂即停药,间隔10日后再连续服8剂。逾5日患者来电话告诉我疗效甚为满意。半年后电话随访,已连续4个月月经按期来潮,经量适中。[张建荣.金匮证治精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6.]

(2)张建荣医案:祝某,女,28岁。2013年6月7日初诊。早孕58天(已经B超确认),昨晚阴道有少量出血,今晨仍见出血。患者末次月经2013年4月9日,孕后2013年5月8日即有出血,血量不多,连续两天;2013年5月28日又见少量出血,持续3~4天。某医院给黄体酮针肌内注射,至今已连续应用15天,并服中成药保胎丸,出血仍断续不止。经他人介绍,延余诊治。现症:腹不痛、不凉,小便多,偶有腰痛,出血色较红活。舌淡苔薄白,脉略沉滑。中医诊断为胞阻,证属冲任虚寒,阴血不固。处方胶艾汤加减:阿胶10g(烊化),生地黄25g,当归10g,炒白芍15g,川芎5g,杜仲15g,桑寄生15g,白术10g,黄芩10g,棕榈炭10g,贯众炭10g,焦地榆10g。药用6剂,水煎服。

3个月后询知,当时6剂药未服完,出血即止,至今未犯。后得知,如期生一男婴。(编者验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