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7枚制附子9g上6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淬温服200ml。

注:本方证仅是阳虚而未至亡阳,伤津而未亡血阶段,故方中之附子宜炮用、轻用,不宜生用、重用。

【功效】扶阳固本,调和营卫。

【主治】

主证:恶风,汗出不止,四肢微急,屈伸不利,小溲难。副证:发热,脉浮或浮大丽虚。

【临证加减】

1.心腹疼痛:手足逆冷,身体拘急者,本方加当归、通草、细辛效佳。

2.风寒痹痛:用方中桂枝汤温经散寒,调和营卫;附子祛寒止痛。并可加麻黄以散寒通阳,黄精益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并防桂附之燥。若寒甚痛剧者,可加制川乌、草乌;下肢痛者加鸡血藤、千年健、怀牛膝;腰背痛重者加川断、狗脊、桑枝、桑寄生;夹湿者加苍术、薏苡仁。

3.妇人阳虚崩漏带下:本方加阿胶、车前子、怀山药、艾叶,或合四物汤。

4.阳虚泄泻:本方加健脾之味,如白扁豆、党参、焦白术、陈皮、怀山药等。

5.痈疽:痈疽虚冷,瘀逐难尽,新肉不长,酌加忍冬藤、皂角刺、当归、川芎、桔梗、没药、乳香、黄芪等。

6.疮疡:寒化内陷,心痞便溏,呕呃昏愤者,酌加丁香、川连、白术、枳壳、柿蒂等。

7.本方治疗鼻虫症:凡遇鼻衄服寒凉止血药不效者,多以本方收效。其应用标准是:脉微细软芤迟,苔白,溲清为主,若已投寒凉止血剂未效,或反而出血更多者,更为对证;若初起脉数身热,口燥腾焦,并非所宜。[浙江中医药,1958,(10):34]

8.治疗表虚出汗症:其中阳虚者重用附子,津伤甚者重用芍药,兼发热则减附子用量。[国医论坛,1991,(3):20]

9.本方加白术。治发汗恶风,小便不利或尿意频,四肢关节肿痛,运动不灵活者,名桂枝加术附汤。[经验方]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