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竹叶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养生之家导读:《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那么金匮要略竹叶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文】产后中风,发烧,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诠释】产后多血虚卫疏,面白自汗,易中风邪而发热头痛,脉当浮虚而缓,按之无力。由于产后表虚,卫阳不固,多伴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身痛恶寒等症,此营卫俱虚,津亏失濡候,不可纯于解表,否则虚阳欲脱,营阴被耗。如若里热实证,当面红目赤,气粗口渴。而此条面正赤,是虚阳上浮的表现,气喘乃气不接续,非肺气郁闭之喘促。纯于补正则表不解,单与解表则伤阳气,故尔服竹叶汤,扶正祛邪,标本共图。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组成】竹叶一把,葛根3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1两,附子1枚(炮),大枣15枚,生姜5两。

【服法与禁忌】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经方方论】本方以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肌散风,驱除外邪,以缓项强。人参益气解表;配附子助阳解表;姜、草、枣,调和营卫,诸药相合,为扶正祛邪之名方。

方后注:由于本方表散力弱,服药后可加被增温取汗,以彻表邪,畏寒而项背强,加大附子一枚,增强助阳解表之力,若呕吐者,加半夏和胃止呕。

【经方新用】

胡某,女,27岁。初产分娩,耗气大,出血多,自汗贫血,气短口渴,头晕心悸,虚烦不眠,由于产程过长,中受风邪,恶寒无汗,头疼身痛,发热则目前如见鬼状,呓语战惊,汗出稍安,舌淡苔白,脉浮虚而缓,重按微弱。

辨证:产后新感,虚中风邪。

治法:扶正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竹叶汤加减。

组成:竹叶15克,葛根18克,荆芥穗12克,黄芪18克,知母6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秦艽12克,白芍12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温服。

复诊:药服2剂,热退神安,周身轻松,体虚疲倦之感依然,继服2剂,病失安然。

【按语】产后发热治法有三种,一者产后血虚中风之桂枝汤证,二者产后阳明实热之大承气汤证,三是产后气虚发热的竹叶汤证,此三方是治疗产后发热的雏形概况,后世治方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断充实和创新,古人能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认识到如此水平,确实难能可贵,也为后世治疗产后病诸多方药的形成和建立做了很好的铺垫,至此产后病的治疗方法才日趋完善,并不断得到提高。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